就在剛剛,我那位在北京的朋友阿建,給我打電話,說前段時間去探望了好幾位老藝術家,身體都很棒,尤其說到一位已經95歲高齡的老人,他不由自主地提高音調說,我從沒見過年齡這麼大,身體還這麼棒的老人家,看到他就想到一個詞兒,那就是精神矍鑠。

阿建說的這位老人,就是昔日八一廠演員劉秉章。

各位還記得這位老藝術家嗎?

劉秉章在人才濟濟的八一廠,當然不算是最有名的演員,因爲他一生都在演配角,跑龍套。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給張勇手、王曉棠、於洋、孫道臨等大明星“當了一輩子綠葉”。但他依然爲自己是八一廠的一員而感到自豪,也爲自己能在光影的世界裏留下印記而感到榮光。

1925年7月,在河北省衡水市饒陽縣的一個普通家庭裏,誕生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他就是劉秉章。1938年,抗日的烽火已經熊熊燃燒,衆多青少年都加入到了八路軍的隊伍,劉秉章也不例外。那年,他才13歲,個頭還沒槍桿子高呢,但也積極報名,參軍入伍,最終和田華等人一樣,成爲了部隊文工團中的一員。曾參加過《兒童萬歲》、《兩種作風》、《兒女的親事》等話劇的演出,在舞臺上塑造了各種各樣的人物。

1956年,八一廠演員劇團成立,從各部隊文工團抽調優秀演員,31歲的劉秉章被選中,成爲了八一廠最早的那批電影演員中的一員。

1957年,嚴寄洲導演籌拍《五更寒》這部電影,選中了劉秉章在其中扮演游擊隊指揮長施品春這個角色。最初面對鏡頭,劉秉章並不十分適應,但在導演和其他演員的幫助下,他很快就進入到了“規定情景”,只要導演一喊開始,他就能進行遊刃有餘地進行發揮。這使他所扮演的施品春這個角色,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很快,他又進入到《激戰前夜》劇組,在其中扮演解放軍師長一角色。劉秉章在《激戰前夜》中的表演更加成熟穩健,而他自身所帶的威嚴氣質,使他扮演起軍官來毫無違和感。所以這之後,他在銀幕上,塑造了一系列部隊軍官形象。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他在《英雄虎膽》中所扮演的林團長,在《海闊天空》中所扮演的艦長,和在《永不消逝的電波》中所扮演的延安電臺臺長呢?

尤其是他兩次在銀幕上所扮演的朝鮮人民軍將領形象,得到了廣大觀衆的廣泛認可。這兩個形象,一個,是《打擊侵略者》中的人民軍團長,一個是《激戰無名川》中的人民軍洪大校。他的表演是那麼樸實自然,不露痕跡,以至於很多觀衆還以爲他是個外國演員呢。可見他的表演是多麼成功。

我大概看了一下劉秉章的演藝生涯,他的確沒有在任何一部老電影中擔任第一男主角,總是演配角,但縱然如此,他也在銀幕上留下了自己閃光的一筆。我記得在《怒潮》這部電影中,他扮演性格沉穩的蘇大哥,是張平所扮演的邱金的好戰友,但爲了保護邱金卻犧牲在了血雨腥風的鬥爭之中。如今只要“工農,工農,工農他記得,帶過北伐軍的路,當過革命的運輸隊……”這首插曲的歌聲響起,我就會想起他在電影中的身影,也總會熱淚盈眶。

除了拍電影之外,劉秉章還參與了衆多譯製片的配音工作,如在《俠盜羅賓漢》、《啊,海軍》、《日本的沉沒》、《巴頓》、《山本五十六》、《特拉揚王國的凱旋柱》、《日本大海戰》、《吳哥的陰影》等衆多譯製片和軍教片中,都有他的聲音出現。

從1938年參軍,到現在,劉秉章的軍齡已經有82年的時間了,進入八一廠工作也有64年的時間了。每每回憶起自己走過的光輝路程,他都倍感欣慰和自豪。他這一生,不爭名,不逐利,沒有獲得過任何一塊電影方面的獎牌,但他卻認認真真地演好每一個角色,勤勤懇懇地爲中國電影的發展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八一廠許多老藝術家所共有的敬業精神,令人敬佩。

阿健說,老爺子現在已經95歲了,可是身子骨卻特別棒,整天樂樂呵呵的,精神矍鑠。天氣好的時候,還能出去釣魚呢,你說強大不強大?

我說,這是我聽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是的,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其實都有着一個共同的心願,那就是希望我們所喜愛的這些老藝術家們,都能夠健健康康,身體硬朗。在此祝福95歲的劉秉章老爺子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卻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這位昔日八一廠的老演員呢?是否還記得他曾在銀幕上所扮演的那些角色呢?歡迎大家通過留言區,與更多影迷朋友進行互動吧。我是雅清,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點贊和分享,這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咱們明天同一時間,再會。

本文由DJ雅清團隊原創,未經允許請勿抄襲!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