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年羹堯之死主要原因並不是貪污腐敗、功高震主、囂張跋扈所致,而是結黨營私犯了雍正皇帝的忌諱,並且朋黨之患還嚴重威脅到了皇權穩固,才讓雍正堅定了除掉他的信念,正史中列的92條罪狀很多也都有同義不同文的湊數之嫌,是爲了凸出年羹堯的十惡不赦,彰顯皇帝殺大功臣的合理性。

年羹堯對清朝邊疆安定有重大貢獻,把雍正最頭疼的西藏和青海問題給解決了,雍正甚至不惜自降身份,稱年羹堯爲自己的“恩人”以表示感激之情,還把整個西北地區的軍政大權交給年羹堯自治,可見對年羹堯的器重與信任。

立了功後的年羹堯的確有些飄了,貪贓枉法,立妃納妾,還在王公大臣跟前得瑟顯擺,其實這些都不算事兒,皇帝知道了也不會去計較太多,帝王的格局在於天下,在於對權力的絕對掌控,再者年羹堯功勳卓著,爲清朝做出了那麼大的貢獻,創造了長期的經濟效益,享受一下高端的物質生活也合情合理,雍正雖然覺得年羹堯僭越了一點,但這點氣度還是有的,以此年羹堯也毫無性命之憂。

年羹堯最作死的地方就是結黨營私,甚至有操縱吏部和兵部想法,他保舉推薦的人要求吏部必須任用,其中還多是其心腹,而且都是安排在地方關鍵的職崗上,拿朝廷的官職去爲自己謀私利就算了,還想着拉幫結派搞小圈子,硬生生把皇權給架空了,觸及到了皇帝的核心利益,雍正能不去搞掉他嗎?

雍正並不怕年羹堯是一隻虎,也不怕年羹堯統帥幾十萬大軍,怕的是年羹堯這隻虎不僅有牙,而且還有地方民政的控制權,如此就相當於老虎有了食物,不用再受到朝廷和皇帝的餵食了,這樣就很難控制住權臣了,年羹堯結黨營私,在地方上廣佈黨羽,實際上有想脫離雍正控制的想法,不論是出於什麼原因,有什麼重大功績,就這一點足以讓皇帝夜夜膽戰心驚。

還有一點就是年羹堯平時囂張跋扈慣了,朝廷上得罪的大臣太多,以至於最後牆倒衆人推,皇帝即便是不想落下一個鳥盡弓藏屠戮功臣的惡名,也在廣泛的輿論之下不得不妥協了,如果年羹堯人緣夠好的話,說不定就是無期徒刑了,起碼命不會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