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网上铺天盖地在讨伐那位脚踢小童模的“残忍”妈妈,小女孩妞妞是一个刚满3岁的小模特,在拍照的时候,妞妞往地上放篮子,可能是因为动作没做好,她妈妈上去对着孩子就踢了一脚。

后来有知情人解释,说孩子有很多拍摄任务,搞得大人孩子都很累,所以妈妈烦躁、控制不了情绪的时候,会对孩子“发泄”,大声呵斥、用衣架打、用脚踢,好像都是妈妈发泄情绪的出口。

可是孩子呢?她不累吗?她也累,但是在大人眼里,小孩子可能却“不配”得到情绪宣泄,因为她只需要乖乖按照妈妈的要求拍照就可以了。

此事一发到网上,立即带来轩然大波,多数网友都讨伐这位妈妈。

可是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在领导面前、同事面前、朋友面前,确实做到控制情绪,可是回到家之后,却对着亲人和孩子,肆意发泄?

还记得前些日子,17岁少年的纵身一跃,母亲的悲痛欲绝,画面定格在这一刻,我们回放画面,母亲载其回家途中,情绪有些失控,她不顾危险把车子停在路中间,打开双闪,起身下车并且在车窗外责骂孩子,当母亲回到驾驶室后,并没有发动车子。

可想而知,母亲情绪未平息,依然在责骂孩子,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孩子突然打开车门从桥上一跃而下,画面可以回放,生命就此陨落,作为一名母亲,我深深的理解这位母亲此时的绝望和悔恨,这一刻,将是她一辈子挥之不去的噩梦,她也会一辈子活在自责和悔恨中。

养孩子是一场修行,修的是父母们的情绪智慧,那些大喊大叫的父母,总是会错过教孩子如何管理情绪的机会。倘若这位母亲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把车停在马路中间,而是回家心平气和跟孩子沟通,这场悲剧就可能不会发生。

缺乏情绪管理是很多父母的通病。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容易情绪失控,孩子也很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父母不注意情绪管理,长此以往,不仅会因为情绪失控对孩子造成很严重的心理伤害,甚至会害了ta的一生。

而且很多家长都忽视了,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人类的成长过程和其他动物一样,是靠着观察、模仿和经验累积等方式,来学习各种生活技能和知识。

朝夕相处的父母,更是孩子模仿的主要对象,孩子从爸妈的身上看到什么,往往就跟着做什么,就像一面镜子,反应着大人的一举一动。

当我们没有办法管住自己的情绪时,就更容易成为一匹反扑的老虎,真的是伤人八千,自损一万。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最受伤的,还是我们可怜的孩子。

所以今天的文章,是想写给每个可能处在情绪旋涡的人,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情绪问题,以及我们可以怎么做来帮助自己。

如何看待自己的情绪问题

首先问三个问题大家思考一下:

当我们心情不佳的时候有没有拿孩子当过出气筒?

当孩子任性无理取闹的时候,你还能做到控制情绪,理性对待吗?

当你情绪失控忍不住打孩子的时候,每次打完后是不是心里既愧疚又心痛呢?

一位孩子因为考试分数没有达到95分,被妈妈扔在了高速路口,据警察介绍,这位妈妈接孩子放学回家,当她得知孩子考试只考了八十几分后,非常生气。

在高速入口处,妈妈把孩子狠狠的打骂了一通后,竟把孩子扔在了高速入口处,自己开车回家了,很显然,当时妈妈的情绪是不稳定的,不然怎么会把孩子一人扔在高速路口,父母的情绪管理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商,情商源于生活,原始家庭就是模板。

情绪管理能力就像是保护心灵的 坚强盔甲,所以每一位父母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我们的情绪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我们对待情绪的方式,要学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对情绪的认知和管理。

很多家长跟我说,我也知道要学会管理情绪,可是一到关键时刻,我都会失控,就像一个炮竹,一点就炸。

那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情绪失控,作为家长的我们可以找出无数个理由来,他撒谎,他磨磨蹭蹭,他不写作业等等。

有个家长问面对孩子拖拖拉拉,做作业磨磨蹭蹭我怎么才能控制住我要去收拾他的情绪,有的家长说喝冷水,有的家长说喝冰水,更有家长说把这两种水从头上淋下去,最后一个家长说的最好,把这两种水淋下去也没有用,怒火来了那一刻排山倒海。

但静下心来,我们发现为什么控制不住情绪,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允许自己这么做了,通常面对孩子发脾气,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孩子错了,没有让我满意,我必须管好我的孩子,而不是对自己说:等一下,我需要先管好自己的情绪,再来回应孩子。

我们真正愤怒的是什么?

我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当我们情绪失控的时候,我们真正愤怒的是什么?

孩子不按时起床,孩子做事拖拉,孩子顶嘴等等都是造成我们生气的原因,为什么要生气呢?

我们生气的根源就是作为父母,我们觉得我们需要对孩子的这些行为负责,如果孩子没有按照预想的结果发展,那就说明我们不是个合格称职的父母。

其实,我们要分清楚,我们不需要对孩子的行为负责,我们需要做的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平静的引导孩子,我们不需要对孩子的不听话负责,但我们需要对我们如何应对孩子不听话时自己的表现负责。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那么我们如何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呢? 管理情绪,第一步就是要做情绪的主人,我们要学会控制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控制,被自己的负面情绪淹没。

当情绪来了的时候,首先我们要接受愤怒的事实,告诉自己我很生气,我也有权生气,要让孩子知道你对他此时此刻的情绪反应是什么,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很平静很冷静的时候,梳理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情绪开关,因为每个人的信念感受不同,或者是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绪开关。

比如说有的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犯点错误都不会触动他的情绪,一旦成绩考的不理想,那就触动 了他的情绪开关,也许就控制不住自己了,所以了解了自己的情绪开关,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有时候被工作的压力所迫,在觉得力不从心的时候,情绪就容易出现问题,人在很疲惫的时候对情绪的控制能力是最低的,孩子的一个很小的错误都会被放大,成为父母情绪爆发的导火索。

肯定有很多家长说负面情绪来了,怎么能控制呢,所谓情绪管理,不单单指控制自己不发脾气,而是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绪,让孩子能够接受。

我们要学会健康的表达愤怒,首先要接受愤怒的事实,并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在此时此刻的情绪反应是什么。

其次,要客观陈述事实,不能口不择言的指责,或者是翻旧账,给孩子贴标签,这样会让孩子混淆父母发火究竟是对人还是对事,降低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伤害。

第三,不能在 气头上惩罚孩子,对愤怒不进行有意识的管控,会令人生气上瘾。

最后,不要当众责骂孩子,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影响孩子以后的性格发展,家长可以私下指出来。

可以这么说,大人在气头上教育孩子,多数是为了宣泄掉自己的怒气罢了,这个时候也常常会让人出现过失之举。

总之,教育孩子不应该成为大人发泄负面情绪的借口,更不是出口。家长们,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