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低血糖時,及時補充糖分可緩解,但若症狀沒有及時改善,小心影響大腦功能!一名38歲高小姐,平常因壓力大失眠,偶爾服用抗焦慮藥,某天睡覺家人發現叫不醒,以爲是鎮定劑過量趕緊送醫。驗血發現是低血糖,緊急注射葡萄糖液卻沒清醒,經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竟發現兩側大腦及海馬迴的腦病變,經數月治療仍呈現認知及動作障礙。

低血糖症狀嚴重者,昏迷休克後恐造成腦病變

低血糖症狀輕微的人,常會莫名出現頭暈、盜汗、心悸、發抖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抽搐、昏迷、休克等,還可能導致中樞神經的受損、失去知覺,甚至恐誘發心臟病發作及造成永久性腦病變。

低血糖腦病變除了行爲怪異、抽搐、昏迷外,若大腦皮質和海馬迴部位血糖波動過大,將導致神經元受損死亡,腦血管也會產生病變、栓塞,引起腦部萎縮、認知功能退化,造成不可逆的神經傷害。

低血糖指的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低於生理狀況的正常值,正常人血糖濃度維持在70~140mg/dL之間,幾乎不會低於70mg/dL。低血糖症狀最常發生在糖尿病友身上,高達9成5的糖友都曾因低血糖出現冒冷汗、心悸、發抖及全身無力等症狀;有少部分病人本身沒有糖尿病,卻因急性感染症、創傷或空腹下大量飲酒加上飲食減少或腹瀉導致低血糖。

低血糖‘喫糖’症狀沒緩解,小心傷大腦!

發生低血糖時,及時補充糖分,症狀會得到明顯緩解,但若低血糖不能及時改善,就會影響大腦功能,出現一系列神經系統異常表現,甚至導致昏迷等嚴重意識障礙的情況。因此,低血糖狀況若未緩解或改善,應即刻就醫進一步診斷治療。

而避免低血糖最好的預防辦法,就是控制血糖在一定的範圍內不要波動,5個祕訣:

1.按時用餐不勞累。

2.規律監測血糖值。

3.隨身備有含糖物。

4.密切關注遵醫囑。

5.多次低糖找病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