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青年演員張一山在成都第九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期間接受中國藝術報記者採訪

張一山:年輕演員就應該勇敢一點

中國藝術報記者 丁薇

9月19日,第9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閉幕盛典在四川成都都江堰舉行,閉幕盛典上,青年演員張一山表演了精彩節目。在他演出之前,中國藝術報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

記者:這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的主題是時代傳承、青春無悔,您能說說對這八個字的理解嗎?

張一山:對於年輕人來講,時代傳承就是要把中國優秀的文化傳統傳承下去。作爲年輕一輩,無論是從事藝術行業或是其他行業,傳承中國優秀的文化傳統都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青春不悔,我理解,這是大學生電視節,參與活動的都是青年人,我也是青年人,我覺得青年要有一種勇於追趕自己夢想的勇氣,多年後回望不會後悔,要堅定自己的目標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記者:作爲大學生或者說是青年人比較關注的演員,如何通過自己的人物塑造,傳播主流價值觀?

張一山:我演過一些戰爭戲、青春戲,比如《古田軍號》《血戰湘江》等。我認爲青年演員有義務去多拍一些正能量,有思想、有內涵、有傳承精神的紅色經典作品。無論是拍電影還是電視劇,我希望能夠通過我的一些號召力,讓更多的年輕朋友關注這樣正能量的片子,瞭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瞭解到我們從何處來,擔負什麼樣的責任,應該朝哪個方向去做,建立什麼樣的文化信心,這是很重要的事。最近我剛剛拍完電影《守島人》,我將來也會多拍一些這樣的戲,給年輕觀衆看,可能一些觀衆會覺得題材上可看性不強,但我會經過自己的努力,把人物塑造得更有趣一點,讓年輕人更容易接受。作爲青年演員,我想這條路我應該走下去,用我的作品傳承中華精神。

記者:您和潘粵明主演的電視劇《局中人》頗受關注,能否談談這部作品的創作?

張一山:大家可能看到我演這個片子和我生活中的狀態、拍過的片子反差比較大,一個20多歲的演員去演一箇中共地下黨員,還那麼厲害的一個角色,但是我覺得年輕演員就應該勇敢一點。這個戲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讓觀衆相信我就是那個厲害的地下黨員。我在表達方式和處理角色上都下了些功夫,這部作品的整個故事、劇本是非常好的。劇中有很多我和潘粵明的對手戲,有大段的臺詞,演完以後確實挺意猶未盡的,特別痛快。在劇中他是我親哥哥,但兩個人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在那樣一個動盪的年代,堅持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明爭暗鬥,相互試探。

記者:在劇本選擇上有什麼偏好?

張一山:首先要選一些自己看了覺得很好的劇本、故事和角色,作爲演員你自己都不喜歡的話,在創作上就沒有任何激情。第二,要選一些有思想、有思考、有主題的劇本,這個沒有這部戲就沒有靈魂,即使是演完了也沒有意義,既然這麼多年輕的觀衆關注我,我就應該傳遞正面的內容給他們。第三,要符合觀衆的口味,有觀衆看是很最重要的,最後觀衆喜歡,說明你的努力有成果。演員最大的價值就是品能夠讓觀衆喜歡看。

記者:什麼樣的演員纔是好演員?

張一山:中國其實演戲演得好的演員很多,只不過有的人成了明星,有的人沒有被大衆熟知而已。我演的角色能有百分之六七十讓觀衆投入、感覺張一山就是那個角色,我覺得就已經足夠了。

記者:演戲之外呢?作爲公衆人物應該怎麼做?

張一山:公衆人物要起到帶頭作用,因爲公衆人物揹負了很多責任,青年演員不光是從作品上傳達給觀衆正能量,在生活中也要帶動喜歡你的人做有意義的事情,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我覺得每一個人儘自己所能去做一些這樣的事情,才能夠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

記者:面對廣大的青年學子,你有什麼話想跟他們說?

張一山:我特別懷念自己大學生活,雖然我已經大學畢業很多年了,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大學時代是特別好的年齡,我也是從那個時候過來的,今天我希望他們能夠勇敢地追逐自己的夢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愛自己身邊最愛的人,珍惜眼前的一切,最主要的是要珍惜時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