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有一首童謠是這樣唱的:“排排坐,食粉果,豬拉柴,狗透火,貓兒擔凳姑婆坐,坐爛個屎忽唔好賴我。”這首童謠中出現了一種小喫——粉果,它一直是廣州傳統而地道的美食。


粉果是用澄面和生粉做皮,主要原料有豬肉、叉燒、冬菇、筍肉、生蝦肉、白糖、醬油、精鹽、味精、白酒、胡椒粉、蛙油等做餡。每個粉果個頭豐滿,外觀白淨剔透,一口下去湯汁溢出,夾雜着肉的豬肉和叉燒的鹹香,外皮晶瑩透亮,軟糯的口感但並不粘牙,與肉味中和的恰到好處。


粉果歷史悠久,在明清時期就已經出現。最初的粉果,皮是用大米加冷飯製成的,明末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述廣州飲食習俗一書中記載:“以白米浸至半月,入白粳飯其中,乃舂爲粉,以豬油潤之,鮮明而薄以爲外,茶蘼露、竹脂(筍)、肉粒、鵝膏滿其中以爲內,一名曰粉角。”


現在,粉果的製作已經改爲澄面加生粉,在烹飪方法上,又多了煎炸的方式。如果按照傳統的烹飪方式,粉果一般是蒸熟的,後來廣州酒家新出了一款“脆皮粉果”,在麪皮中加入了吉士粉,改用了半煎炸的手法,令粉果在形態和口感上更獨特,於是便流行開來。


粉果,在廣州地區又叫娥姐粉果,關於這個名字的由來有這樣一段故事:

抗戰前,廣州西關某官僚府裏有一女傭,人們都叫她娥姐。娥姐不但人長得漂亮,而且還十分聰明伶俐,會製作各種美味點心。 一次,府裏來客,主人便叫娥姐做幾樣美味的點心招待客人。娥姐仔細琢磨後,就把大米飯曬乾,磨成粉,用開水和麪做成皮,將豬肉、蝦、冬菇、竹筍末炒熟做餡,包好後上籠蒸熟。製作好,以粉果爲名,端給客人品嚐。客人品嚐後,都覺得美味可口,十分稱讚,於是粉果便在官僚中漸漸傳開。


後來,娥姐離開了主人家。這被當時十分有名氣的”茶香室”的老闆知道了,立即重金聘請娥姐到“茶香室”來製作粉果,並以娥姐粉果爲名。爲了吸引顧客,老闆還專門爲娥姐搭了個玻璃棚子,讓她坐在棚裏製作粉果,現做現賣。結果,茶室的生意越做越好,娥姐粉果也就越來越出名了。各個酒樓茶室見了,也紛紛仿製了起來。就這樣,粉果越傳越廣,成爲了羊城美點之一。


經常飲早茶的朋友可能會發現,粉果和另一款“早點之王”蝦餃十分相似,其實兩者之間是有差別的。

首先,粉果的皮和形狀,相比較蝦餃來說要略大,而且粉果的形狀並不一定要求是半月形的。


再者,二者之間的餡料有不同,相比較以蝦爲主料的蝦餃來說,粉果的餡料更加多樣性,會加入蝦肉、鮮豬肉、叉燒、筍肉和冬菇等,很多種不同的風味食材。

最後與蝦餃還有一點不同的地方就是,粉果可以隔水蒸之外,還可以用油半煎炸,爲煎粉果。

此外,與粉果有相似之處的還有客家的筍粄,它們無論是外型還有味道,雖有區別,但也同樣精彩,筍粄在餡料中加入了筍,不同的是筍粄的皮是由木薯粉製成。


客家筍粄

粉角的製作其實並不難,餡料可多可少,豐儉由人,如果你想動手的話不妨按照以下方法試一試。

材料:豬肉(四兩)、紅蘿蔔、 肉(各三兩)、冬菇(1/4兩)、芫茜(一棵)、澄面(6.5兩)、生粉(一兩)、慄粉(1.5兩)、鹽(兩茶匙)、清水(九兩)、油(三湯匙)

調味料:鹽(3/4茶匙)、糖(一茶匙)、生抽(兩茶匙)、生粉(半茶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許)


做法步驟:

一、冬菇浸透,與豬肉、紅蘿蔔及 肉一同切粒。芫茜洗淨摘葉。

二、燒熱鑊,下油一湯匙爆炒各粒料,加入調味料拌勻成餡料,候凍。

三、澄面、生粉、慄粉同篩勻,清水及鹽煲滾,熄火,倒入粉迅速攪勻,加蓋三分鐘取出。

四、加油將粉料搓至極勻,再搓成長條,分切小粒,碾成圓形薄片,包入餡料及芫茜一片,塗上油排於碟上,放入蒸籠內隔水蒸十分鐘即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