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林斯高架送水渠(Bozdogan Kemeri)坐落在伊斯坦布爾的繁華地帶,工程開始於拜占庭帝國的君士坦丁大帝時期,直到公元378年瓦林斯國王統治時期才告完工,現在還有部分建築依然保存完好。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穆罕默德二世曾經修復使用過此送水渠。高架送水渠橫跨在寬闊的阿塔圖爾克大街,彷彿像一隻展開雙翅翱翔在天空的雄鷹,所以土耳其語翻譯過來就是“灰鷹的拱門”。據說所送的水是從市區北面的貝爾格萊德森林中引出的,一千多年來一直源源不斷地向城內輸送着飲用水。

這些從城外引入的水最後到了哪裏呢? 答案是伊斯坦布爾老城的地下水宮(Yerebatan sarnici),這座氣勢恢宏,規模巨大的地下儲水池修建於查士丁尼大帝統治期間(公元527-565)。整個水宮長143米,寬65米,在歷史上這裏最大的儲水量曾經高達10萬噸,水被抽到地面上後通過20公里長的送水渠輸送達城內各處。在歷史上奧斯曼帝國對拜占庭帝國長期的封鎖中,地下水宮對於保障整個伊斯坦布爾的供水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今天在伊斯坦布爾的老城區依舊可以看到瓦林斯高架送水渠,難以想象這座修建於1600多年前的建築保存依舊完好。

一直到今天,這座高架送水渠也沒有倒塌的危險,汽車和行人依舊從橋洞下穿行而過。我曾經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看過類似的高架送水渠,沒有想到在土耳其竟然也有一座保存完好的送水渠。

這座高架送水渠有着完美的建築結構比例,從遠處看,它更像是一座藝術品,而不是一座非常實用的送水渠。

在高架送水渠附近的街道,這裏的建築有着非常豔麗的色彩。

遊客從入口沿着52級臺階一路走下來,就來到了這座傳奇般的地下水宮,在橘紅色燈光的襯托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高大的石柱,這些石柱整整齊齊地排列成12行,宛如一片森林。

在水宮中一共有336根科林斯式的大石柱支撐着天花板,保證水宮在漫長的歲月中不會塌陷下來。走在這些石頭的構成的叢林內,彷彿走入了伊斯坦布爾幽深的歷史中。

水宮頂部不時有水滴掉落下來,落在臉上和身上,像誰的眼淚,在黑暗中穿越幽深的歷史,一直流淌了一千多年。

地下水宮有一根頗有神祕意義的淚柱,被稱爲地下水宮的”鎮池“之柱。這根石柱有着樹紋和孔雀眼的紋路,還有一個能容一根手指頭插進去的洞。如果人能將手指插進去,手掌再旋轉360度就會有好運相伴。

在地下水宮有兩個被壓在石柱下,作爲基座的美杜莎頭像,經過漫長的歲月,今天仍然惟妙惟肖,看上去依舊令人驚歎不已。

據說古希臘神話中蛇髮女妖美杜莎具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可以使看到她的人都變成石頭。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美杜莎後化成了石頭,但美杜莎自己卻變成了石頭,千年中默默地看着從她眼前走過的芸芸衆生。爲什麼美杜莎的頭像被倒置放在地上,專家們的解釋是避免被美杜莎眼睛看見的人石化。但爲什麼美杜莎的頭像要放置在這裏,多年來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