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曹德旺:福耀在美國沒有感受到威脅

當前,中美兩國關係變得緊張起來,很多人擔心中國企業在歐美國家會不會遭遇威脅和不公正的對待,就我的切身經歷而言,實事求是地說,我們的工廠在美國沒有遭遇排擠,工廠所在州政府官員和國會議員們對我的工作都非常支持。

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個禮拜,美國國會議員麥克·特納爾到我們的工廠進行調研。調研過程中,特納爾問我們有什麼困難,需要政府提供什麼幫助,我們告訴他,現在政府及各方面對我們的工作都很支持,我們也很感謝,但是因爲疫情的緣故,有很多員工請假了,目前工廠裏只有兩千多號人,與正常時期相比,人手相對不足。對於這個問題,這名議員表示回去後會進行研究。

除此之外,爲了解決員工返崗不足的問題,特納爾議員還和俄亥俄州莫蘭市市長在我們的工廠裏組織了一場媒體採訪活動,爲我們站臺。他們不讓我們花冤枉錢打廣告,而是邀請了很多當地媒體過來,在採訪的過程中,這位議員和莫蘭市市長通過媒體呼籲工廠的重要員工應該儘快返廠上班、恢復生產。

福耀玻璃在美國和歐洲當地都有投資設廠,我不懂英文,不知道歐美國家的媒體有沒有發表過關於我們工廠的負面報道,但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德國,我能感受到當地對我們的尊重,也得到了當地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據我所知,中國在美國的投資製造業企業不太多,除了中國中車在美工廠以外,還有魯冠球先生萬向集團的在美業務。我們採用的是自己的技術,也沒有通過低聲下氣的方式去求美國人來獲得發展,與當地沒有什麼爭端,相信美國人也很尊重這一點。

中美兩國誰也離不開誰,兩國間的矛盾應該通過談判來尋找解決方案,通過協商來化解問題,而不要把似是而非的事渲染得非常嚴重。

對於中國企業怎樣才能在美國獲得更好的發展,我沒有太多建議。但我認爲,一個前提條件是遵紀守法,尊重當地。美國即將舉行總統大選,紀錄片《美國工廠》是在奧巴馬擔任總統期間拍攝的,我有信心,不管誰當選總統,發展經濟都是他必做的功課。只要美國政府認爲有需要的企業,還是會給予支持和接受,不會惡意爲難。

福耀的目標是要做成全球第一大汽車玻璃廠,而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這也是福耀決定在美國設立工廠的一個原因。將業務拓展至歐洲的情況也是這樣,歐洲幾個國家的汽車產量加起來已經超過了美國和中國。因此,福耀在國外設廠,是企業發展戰略決定的。要想謀求全球性的發展,就必須在全球範圍內佈局建廠,這樣纔會有競爭力,纔會讓人家尊重,人家纔會承認你是全球第一。

在當前中美關係持續緊張的大背景下,我對福耀玻璃在美國市場的發展前景一點都不擔心。我常跟美國人講,我來你的國家投資,作爲企業家,我的“天字第一號政治”就是“敬天愛人”。第一,我在美國投資,對於美國地方政府的各種法律法規以及美國當地的文化都會無條件地接受。第二,我會很尊重在美國的供應商以及客戶的利益,而我們事實上也是在做對他們有利的事情,我們能幫助美國解決就業問題,福耀玻璃在美國工廠也能夠保證當地相關供應鏈的安全。因此,我不會有過多的擔心,堅定地相信福耀玻璃會受到美國人的尊敬。

此外,我也注意到,當前中國一些城市面臨着來自日本、韓國等國的部分企業撤資、關閉當地工廠,將產業鏈轉移至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情況。我認爲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美國對中國製裁不斷加重的背景下,對華商品關稅不斷提高,導致這些外資企業在中國生產的產品出口成本提高了。第二,我國現在的勞動力愈發緊張,工資水平上漲得很快,在這方面與東南亞國家相比已經沒有多少競爭力。第三,必須承認,一些東南亞國家在稅收方面相當於中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水平,而中國現在正處於美國七八十年代產業鏈不斷遷出的時期。因此,在企業稅收方面,地方政府還有需要反思總結的地方。第四,我們也要看到,在前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國內環境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惡化了,之前欠下來的環保債到了要還的時候了,因此,國家對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環保要求也提高了,而每一項環保要求都是需要付出成本的。

上述情況的出現,應該引起各界注意,不能掉以輕心,但是它發生了,我們也不能乾着急。這並不說明日本、韓國等國的企業對中國有意見,我們應該先從自身的條件開始討論,思考跟越南等國家相比,我們的優勢在哪裏,缺陷又在哪裏?

(作者是福耀集團董事長,本文由李司坤採訪整理)

責任編輯:範斯騰 SN23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