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恐龍在6500萬年前就因爲一顆隕石滅絕了,但是作爲一種曾經存在過的生物,很多喫貨對於這種已滅絕生物的第一想法是:恐龍到底能不能喫,好不好喫呢?按理來說,一種生物滅絕這麼久,已經幾乎不可能找到恐龍的軟組織,所以恐龍肉到底是什麼成分,又會是什麼味道,很難說得清楚。

恐龍是可以喫的,個子大,出肉多,簡直是最好的肉食。遠古的恐龍和現今的生物在物質組成上沒有本質區別,同是碳基生物,不僅可以喫或許還挺好喫。由於部分恐龍和鱷魚均爲爬行類動物,而且同屬主龍類,因此研究人員認爲某些恐龍的肉質應和鱷魚肉相似。

科學家推測出恐龍的軟組織有點兒類似於鴕鳥,同時還分析出恐龍的基因大概包括了170萬-230萬條片段。當然了,現在的科學研究已經發現,現代鳥類就是由恐龍進化而來的,所以恐龍的軟組織跟鳥類相似,也是很正常的。恐龍肉的味道可能跟鳥類或者雞肉的味道是差不多的。

那些小型的與鳥類親緣關係較近的羽毛恐龍喫起來或許真的是雞肉味的,不過大型的長度超過10米甚至更大的恐龍,比如馬門溪龍、樑龍、腕龍、阿根廷龍等,這些恐龍的肉質和味道應該與鳥類不同,或許更接近於鱷魚或者蜥蜴。

肉的不同口感和味道,一方面取決於這種動物的食性,是雜食性動物還是草食性動物。喫的食物不同,被動物吸收的成分不同,會導致肉的不同風味。另外還要看脂肪和蛋白質的配比,會影響肉的口感。所以一些喫東西“重口味”的恐龍,比如會喫腐爛動物肉的霸王龍,可能肉的味道不會太好。草食性的恐龍可能會更好喫。

地球生物是一脈相承的,生物組成沒有本質區別,除了蛋白和核酸,脂類物質也是如此,恐龍時代留下的琥珀化石和現代的樹脂在脂類成分上沒有大區別,動物脂類大概也沒有大區別,喫進肚後還是分解爲小分子,成爲人體脂類的原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