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床,应该是现在年轻人最常见的现象,也是年长的人最看不习惯的现象。困的起不来床,在孩子的身上也明显体现。孩子的成长激素是最旺盛的,而生长激素就在睡眠中产生,导致身体感到困乏。

一天当中,孩子只要感觉困乏,不分时间,都能睡着并且叫不醒。对家长而言,早晨叫孩子起床,是一件很费劲的事情,为此,家长们想尽各种方法。但是,这几种叫醒孩子的方式不可取,因为这样做不但不能让孩子尽快起床,还可能会影响到身体正常发育,不能大意。

1. 拽起式

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这样的场景:家长们奔波于工作和家庭之间,早晨急于上班,而孩子还没醒,情急之下猛然拽起熟睡的孩子。此时,孩子的大脑在深度的睡眠中,没有缓冲和恢复的时间,这样的动作很伤孩子的大脑思维,是一种很危险的动作。

2. 拉锯式

不断催促和叫喊的方式,应该也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有些甚至能持续近1小时。有时候可能家长认为孩子听不到他们的叫喊,频繁呼叫,让孩子从睡眠中清醒。

但是这样的方式会导致孩子睡眠质量会更差,因为孩子的潜意识里一直在接受来自父母的指令,而且不断重复,因此很多时候,醒来的孩子都是昏昏沉沉的。

3. 训斥式

有些家长缺乏耐心和方式方法,一旦孩子赖床,怒火爆发,随后就是一顿训斥。我想,孩子一天中的美好心情在一大早的训斥中已经消失,他们会带着郁闷的心情上学,而且身体机能也还没完全从睡眠中苏醒。这样一天下来,精神状态很差,然后家长又有怨言,如此恶性循环。

那么在这个时段里,如何叫醒孩子更稳妥呢?

1. 设置缓冲期

拒绝一把拽起孩子和频繁催促的行为,设置一定的缓冲时间给孩子慢慢苏醒。其实,早上叫孩子一次就可以,然后留给孩子十几分钟的时间清醒。家长可以温柔地对孩子说:十分钟后要起床吃饭,之后就不能再赖在床上了。这样一来,孩子就有意识要起床了,慢慢清醒,不会昏昏沉沉,慢慢养成良好的习惯。

2. 设置闹钟叫醒

闹钟在很多上班族里扮演中重要的角色。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睡前定好闹钟,早上闹钟响了就要起床的习惯。

这样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自制力和意志力,形成一定的生物钟,时间长了,早上到点就会自然醒了。

孩子生长发育期间,优质的睡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们既不能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也要避免孩子养成赖床等不好的习惯。因此,家长学会科学的叫醒孩子的方式方法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发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