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是豫东南的一个地级市,号称天中,地方东临安徽,南接信阳,刚好是南北分界线边上,气候温润,四季分明,人口密集,达到了千万级别,面积也很大,包含九县一区,总面积达到了1.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7.5个深圳那么大,2020年,根据城市行业魅力排行榜,驻马店跻身三线城市行列。

简单来说,驻马店其实毕竟不是名字当中的那个驿站的代名词,而是名副其实的大粮仓,所以才聚集和生活了那么多的人口;这里号称人口大市,农业大市,承东接西,南下北上都很方便,于是从这里出发到华东、东北、南方和西北等各个方向的都很多。

根据统计,驻马店的当地的高标准良田已经达到了740万亩,一年下来的粮食产量达到了139.4亿斤,另外还有养殖业和畜牧业,禽蛋、肉类都非常常见,主粮主要是小麦,也有秋粮,主要包含大豆、红薯、玉米、芝麻、花生等等,物品种类丰富,随处可见。其中有一部分品类非常具有代表性,例如正阳的花生产业,号称花生之乡。

这得益于当地的农耕技术的提升,尤其是机械化的操作,这给当地的农耕和种植带来了效率的巨大提升,于是多种几倍的耕地,也不会占用更多的劳力资源,所以解放了当地的生产力。

那,是不是还是面朝黄土背天的在田地里耕种的情景呢?那早已是过去的年代了,尤其是最近的二十年来,当地大力发展机械化和推进农业产业化,所以去当地的农耕区能看到大片大片的庄稼地,但是却没有什么人在地里劳动,即使是劳动,也是人工操作机器或者无人机在作业,非常先进。

从播种、翻地、施肥、喷农药和收割等环节来开,都有机械化操作的身影,所以通常一个家庭的那点耕地,种的那点粮食两三天就能忙完,不必面朝黄土背天地流汗地干活。

当地是个人情社会,人情味相当浓郁,因为一直都是属于农耕社会,而且以村庄为单位生活,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相处就是当地的文化一部分。例如,种植收获,往往会互相帮忙;婚丧嫁娶也是邻里照应;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拉家常、串门聊天、上街赶集、逢会听戏以及互相帮助。

所以这里的儒家的伦理秩序氛围很浓,在当地可以随便找一个人,都能把他和别人的关系捋清楚,例如谁谁跟自己是甥舅关系、表侄关系、妯娌关系等等,非常熟悉;所以在相互见面,打招呼的时候能派上用场,并且也不会因此而表达了错误的称谓而显得很尴尬。当然,这是当地一个人情社会浓郁的一个表现。

驻马店是平原地区,平原占比非常高,所以才能大规模地进行农耕种植和生产,也能因此而养活了那么多的人口;但当地又是一座交通畅达之城。

有天中之地的美称,是郑州、武汉、合肥三大都市圈中的节点城市,距离这三大城市的直线距离大致都是230公里,开车也都能半天到达,非常方便;而京广铁路、京深高铁和106、107国道纵贯南北,境内5条高速穿境而过,还有4条高速正在加快建设。从这里到东南西北都非常方便,未来所有县区都将实现两条高速公路的十字交叉。

另外一点就是当地的车非常多,过去是自行车、架子车、人力三轮车;后来是摩托车和面包车;现在则是电动车(两轮和三轮的,也有四轮的)和私家车的时代。

先说电动车,因为不需要驾照、不需要上牌、不需要加油,而且能够满足一般的需要,所以上班、下地、赶集、走亲戚、接孩子都非常方便,操作简单,充电就行,一般家庭都喜欢开,所以在赶集的市场和乡村的道路上,电动车随处可见,非常普遍。

而现在当地的私家车也开始普及,走入了普通百姓家,现在的当地年轻人结婚也开始要求有了房子之后另外还需要有车,因为方便;当然,汽车的价格也在走低,而年轻人,尤其是有些家底的家庭,车很常见,也是标配。也有在外务工群体,平常在外忙碌,过年过节开车回家,于是城乡的街道到处都是车。

总之,在驻马店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不仅有璀璨悠久的历史文化,还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相信这里的密集人口所形成的巨大的消费市场会推动当地不断地延续发展,过着更加休闲的生活,演奏着蓬勃发展的精彩华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