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十點科學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佈最新“地球體檢報告”:地球生命力指數在不到50年內平均下降超過一半,氣候變化和農業生產是重要因素。

“第六次大滅絕似乎已無法避免,新生的物種數量已遠遠趕不上滅絕的數量……”

每年我們都會看到大量滅絕動物的報告,甚至對此已經麻木。但物種滅絕到底有多嚴重,作爲生態整體的地球,還健康嗎?

近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佈的兩年一度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給出了答案:

自1970年到2016年間,全球野生動物種羣數量在短短不到半個世紀消亡了68%。地球生命力指數在不到50年的時間裏竟然平均下降超過一半。

這條下降曲線延伸的前方,似乎冷冰冰地指向人類在這顆孤獨星球上災難一般的未來。

Mayday!動物們都去哪兒了?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讓人類遭遇百年不遇的公共健康危機,各國紛紛採取嚴厲的停工停產等社交隔離措施。當人們禁足家中的時候,一些野生動物開始了它們的“現代都市巡遊記”。

武漢的高架橋上驚現肆意狂奔的野豬,曼谷一大羣野猴出現在街頭鬥毆,舊金山的街道發現有野狼出沒,智利首都聖地亞哥的市中心一頭美洲獅在悠閒“炸街”……上演了好一齣熱鬧非凡的“瘋狂動物城”。

一些環保關注者紛紛揣測,人類從城市空間的“撤退”,是否能給野生動物帶來擴大種羣的罕見機遇。但最新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給這一期待澆了一盆涼水。物種消逝如東海逝波,非強力手段恐難挽狂瀾。

通過追蹤世界範圍內的哺乳類、鳥類、魚類、爬行類和兩棲類的4392個物種、20811個種羣的數量變化,WWF給地球出具了一份兩年一度的“體檢報告”。

此次種羣動態監測顯示,在近乎半個世紀(1970-2016年)的時間維度上,所觀測各類種羣數量平均下降68%。在淡水野生動物中,這個比例達到了驚人的84%。

與此同時,物種棲息地指數(面積和生態質量的綜合評估)也呈加速減小趨勢,不到二十年下降超2%,一些地區下降幅度超過10個百分點,說明監測物種不單單種羣數量減少,其生態功能也在不斷衰減。

這些數字換個語言描述就是,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裏,三分之二的動物被無聲地消滅了,餘下動物生存亦愈發困難。

我們幾乎可以想象第一手獲取這些資料的科學家的惶恐心情。因爲,他們知道,如果這一趨勢再不遏制,這顆星球上寂靜的可能就不只是春天了。

暴走的人類世,顫抖的藍色星

自英倫半島上蒸汽輪機的第一次轟鳴拉開工業革命的歷史大幕以來,人類活動的邊界便不斷拓展。森林,草地,溼地……所有重要的自然生態裏都有了人類的痕跡,全球75%的土地被人類改變。砍伐,開發,種植,放牧……人類窮盡自己的智慧向自然索取,給環境帶來巨大壓力。

1970年,人類生態足跡被觀測到第一次超過地球的再生速率,地球終於在和人類消耗的瘋狂角力中敗下陣來。

據WWF此次數據統計,半個世紀以來,地球上各大洲的生命力指數均全面下降。對應的是種羣規模的減小和生物多樣性的迅速喪失。

其中,南北美洲(美洲大陸)熱帶子區域的生命力指數降幅達驚人的91%;非洲緊隨其後,達到65%;亞洲45%;北美33%;歐洲24%。

其主要原因都是氣候變化和人類的過度開發,包括農業無序擴張、對物種的肆意利用等。目前全球1/3以上的土地都被直接或間接用於農作物種植和牲畜飼養,並且整體務農粗放、污染嚴重。亞洲國家儘管在政府的環境意識覺醒後,展開了一系列緩解措施,但囿於驚人的人口壓力,對自然依然索取過盛,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暫時趕不上歐洲和北美等經濟發達地區。

自然的衰退是如此迅速,幾乎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生,以至於生態科學家們認爲,人類帶來的選擇壓力已經直接干預了物競天擇的自然選擇,乃至這是一個全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其他物種在狹縫中艱難生存。

只是,人類的洋洋自得還沒來得及宣泄,教訓便紛至沓來。肆虐的蝗蟲,持續的新冠病毒,無一不是人類活動的反噬。這些史無前例的災難也讓人警醒:以破壞自然爲代價的人口、經濟大繁榮,是極其脆弱的。人類幾十年的“爲所欲爲”,正在動搖這顆藍色行星的穩定性。

扭轉自然下降曲線,人類文明的荒野求生

自然生態的各種指標都穩穩指向一個基本事實:供給人類社會各種物質和能源的大自然的生命力,正在以一種駭人的速度下降。而這些與人類自身命運緊緊交織。

據聯合國環境署報告,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自然資本存量(物質和能源總和)下降超過40%,那些可再生的(如植物等)和不可再生的(如土壤、礦藏等)自然資源都在以驚人的速度收縮。

短時間裏,這些不會說話的自然存量的消失似乎不會給我們狂飆猛進的經濟增長帶來什麼直接的干擾,甚至,無視它們的消失是資本擴張最低成本的方式。

但經濟學的語言也有失語的一天。就像我們當前身處的全球疫情一樣,一個肉眼都看不見的冠狀病毒就可以讓整個行星幾乎失去經濟活力。

我們今天有衛星遙感、航空拍攝、雷達感知,似乎未知的荒野在急劇縮小,但已知的恐懼也急迫可見。怎樣扭轉這一趨勢,要做到什麼程度才能得到成效?

基於現實數據和未來情景分析,科學家們構建了七個截然不同的未來假設,從“人類高舉雙手,一切照舊”到“加強保護措施、推廣更可持續生產(供給側)和更可持續消費(需求側)的全面干預”,共計七個情景。

推廣更可持續生產(供給側)包括綠色農業、綠色能源等;推廣更可持續消費(需求側)包括減少食物浪費、改變飲食習慣等。

扭轉曲線模型的演算數據表明,加大物種保護力度是扭轉形勢的關鍵,可以收窄長期生物多樣性的進一步迅速流失,並給恢復全球生物多樣性提供緩衝時間。而推廣更可持續生產(供給側)和更可持續消費(需求側)的全面參與,才能給我們提供成功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可能,給恢復地球生機提供希望。

而這,不單單是給我們的行星問診,也是人類文明的荒野求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