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消息稱,因中芯國際或面臨美國製裁的傳聞,大陸境內的晶圓代工廠被政府要求優先供應大陸 IC 設計公司的產能,以便提前儲備芯片庫存。大陸晶圓廠因此產能全開,甚至出現“抱現金加價要產能”的現象,並蔓延至臺灣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

知情人士消息表示,晶圓代工廠近期陸續要和客戶談最新一季價格,在新價格還未拍板之際,大陸 IC 設計公司便提早主動加價預定產能,甚至“抱現金”卡位,凸顯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盛況。有企業私下透露,凡在大陸境內設有工廠的代工廠,無論臺資或陸企,都希望能優先供貨大陸 IC 設計公司。目前全球晶圓代工產能喫緊,此舉推升市場供應更加不足,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等臺廠位於臺灣的產能更是奇貨可居。

目前臺企在大陸的晶圓代工廠,包括臺積電的南京 12 英寸廠與松江 8 英寸廠,聯電轉投資和艦 8 英寸廠與廈門聯芯 12 英寸廠,以及力晶集團的晶合 12 英寸廠。對於傳出大陸官方有新措施,臺積電表示,無類似情況發生。聯電、力晶則表示,無法評論市場傳言。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臺灣 IC 設計公司證實,包括自家公司在內,有多家臺灣 IC 設計廠陸續接獲大陸晶圓代工廠通知,將減少供應非陸系 IC 設計客戶產能,甚至先前預訂的產能也被削減,尤其 8 英寸狀況比 12 英寸更嚴重,

另一名臺灣 IC 設計公司人士則表示,近期陸續有晶圓代工廠告知今年第 4 季度與明年第一季度將調漲價格,漲幅依產品別、雙方合作關係,以及下單量與是否爲急單而定。由於晶圓代工產能太滿,部分 IC 客戶交期也延長,由原本約 2.5 至三個月延長爲三至四個月,甚至得等半年以上。“現在想新增投片真的很難,價格方面還在與晶圓代工業者協商,若真的被漲價,也會計劃將相關成本反應給客戶端。”

半導體業界人士透露,各大晶圓代工廠在面臨產能喫緊時,都有一套調度產能、安排客戶的機制。一般來說,長期合作且投片量大的客戶列爲“優先照顧”對象;投片量小、價格相對低,或合作關係較普通的 IC 設計公司,面臨產能不足時,加價換產能是一種方式,但也可能就算加價,也會被晶圓廠說“抱歉”,拿不到充裕產能。

其中,MOSFET 產品受影響最大,由於 MOSFET 廠投片量通常較少,且價格不如其他芯片好,在產能不足時,晶圓廠爲讓產能分配最佳化、且利潤最大化,MOSFET 客戶往往成爲晶圓廠第一個“說抱歉”的對象。另外,比較高端的 MOSFET 產品,所用製程技術與 IC 較爲相近,因此產能也受到排擠。有 MOSFET 設計公司指出,確實在目前的供需情況下,有代工廠提出漲價要求,但考量到客戶合作關係,目前先以成本優化與推出新產品等策略來應對,還沒有打算把相關成本反應給客戶。

對此傳聞,臺積電強調,公司爲公開上市公司,爲永續經營並健全公司治理,經營決策都是基於商業考量,以維護股東及客戶權益。聯電錶示,目前和艦月產能約 8 萬片,客戶需求確實很強,全產能滿載運作中;聯芯目前月產能約 1.8 萬片,也逼近滿載狀態。力晶表示,晶合至今年 7 月底月產能爲 2.5 萬片,滿載生產中,預計今年底月產能將達 3 萬片,由於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態勢確立,確實有大陸 IC 設計公司加價下單爭取產能的狀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