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臺積電拒絕爲 HW 公司提供服務,HW 公司的 ARM 陷入絕版的困局中。受這種形勢影響,國內開始着力打造“去美化”產業鏈。HW 研究專家、《HW 國際化》作者周錫冰告知《鳳凰 WEEKLY 財經》,HW 或將與歐洲企業合作完成“去美化”產業鏈,預計樂觀情況 1 至 2 年內可完成搭建,突破重圍。還有一些媒體在此前就大肆渲染塔山、南泥灣計劃,並以非常樂觀的口吻聲稱 1 至 2 年就能打造“去美化”產業鏈。

事實上,這種論調是過於樂觀的。當下,國內半導體行業與西方國家的差距是比較明顯的,很多技術都需要長時間的磨練,並非 1 至 2 年就能搞定的。在原材料方面,國內企業高度依賴進口,以原材料中用來生產芯片的晶圓來說,全球五大晶圓廠分別是信越(日本)、勝高(日本)、環球晶圓(臺灣省)、Siltronic(德國)、LG Siltron(韓國),五大廠佔據全球市場份額的 90%以上,特別是 12 寸晶圓,大陸只是剛剛解決了有無問題,一旦海外企業遵從特朗普的意志,本土晶圓廠連生產芯片的晶圓都未必能獲得供給。

就半導體設備而言,全球市場基本被應用材料、ASML、泛林、科壘、東京電子等廠商佔據,國內設備商在本土市場上的份額尚在 5%左右。而且國內企業在零部件上也需要從美國進口,無法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就歐洲設備商來說,也是需要美國技術,比如 ASML 光刻機的光源就源自美國。

就 EDA 工具而言,國內華大九天只有點工具,國內 IC 設計公司均需要國外三大廠的產品。另外,在一些輔助設計的儀器,以及用於仿真的 FPGA 均需要從美國進口。可以說,在每個領域,國內廠商都需要奮起直追。由於在各個領域均與外商有一定差距,要想實現全產業鏈全自主化,並非 1 至 2 年就能實現的,而是需要 10 年磨一劍不斷努力。

當下,“1 至 2 年建成去美化產業鏈”和之前的“不怕制裁,都有備胎”沸騰體如出一轍。甚至可以說,“1 至 2 年建成去美化產業鏈”是“不怕制裁,都有備胎”泡沫破滅之後繼續沸騰的延續。

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對方的決心和能力都會帶來極其嚴重的後果,在實力不足的情況下,沸騰體、熱血體只會消費國人愛國熱情,甚至讓不明真相的羣衆顱腦充血,猶如昭和參謀附體,無助於解決困局。

當下,應當實事求是承認差距,靜下心來研發真正的自主技術,比如在 CPU設計上放棄 ARM,研發真正自主 CPU,在製造上儘可能使用國產設備,儘量選擇國產原材料 ...... 以 10 年磨一劍的決心和毅力構建紅色產業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