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家長,由於孩子多次沒有完成作業,甚至週末也沒有寫作業,這樣下去成績會跟不上去,從今天開始,中午就留他在教室裏補作業,和他一起有三個孩子,我和數學老師、英語教師輪留輔導,XX的中午飯就要麻煩你們給他送飯過來或給他點外賣了。”班主任兼語文老師經過深思熟慮後做了這個決定,先後也通知另外兩個學生的家長。

通常情況下,多數家長都會支持老師這麼做,因爲只有負責的老師纔會給孩子開小竈,免費補課。可萬萬沒想到的是,老師犧牲中午休息時間來幫助後進生,不但沒有得到家長的全力支持,反而有一個家長立馬回懟老師:“我做點小本生意,店裏根本走不開人,孩子自己每天上學下學,你現在把他留堂了,卻讓我們送飯去,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很多年以來,“留堂”在各地中小學都是很流行的教育現象,也就是任課老師或班主任會在中午放學後或傍晚放學後,把一些沒有完成前一天作業留來下補作業,或者作業出錯太多的學生留下來單獨輔導,我們俗稱這種做法叫“留堂”。

老師讓學生留堂,有多少家長支持,又有多少家長反對呢?老師曾經把這個問題放到網上做過問卷調查,網友的意見很不一致,現在選出4種具有代表性的,拿出來再聊一聊:

@網友1:每種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規律。在老師眼裏,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對於自覺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老師會及時肯定和表揚,希望他們再接再厲;但對於不自覺、成績不好的學生,或者是作業拖拉的學生,老師在放學後將其留下來,爲其補補課,開開小竈,這是老師敬業愛崗的表現,身爲家長應該全力支持和配合老師的工作。

@網友2: 被“留堂”的學生大多是學習能力不強,成績差的學生。被“留堂”無異於給學生貼上了“差生”的標籤,與此同時,也是在向學生傳遞一種無意識的信號,一旦某個學生經常被留堂,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內心也會暗示自己是差生,從而失去積極進取的動力,進而對學習產生恐懼,對自己喪失信心。當這一系列產生連鎖反應後,勢必會影響學生的整體學業成績。更爲嚴重的是,一旦學生被貼上了“差生”的標籤,自卑心理形成後會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個人認爲:不要太玻璃心!孩子在校在班表現,並不是老師的行爲完全導向的,而是有目共睹,每個同學都有一雙雪亮的眼睛。覺得被貼標籤,有點強詞奪理。)

@網友3: 老師的本質是傳道授業解惑,學生不同方法各異,老師在“因材施教”的同時教給不同學生不同的學習方法。表面上,“留堂”是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做作業、訂正作業。實際上,是靠看管強硬的方式逼迫學生去學習,這並不是學生自己心甘情願、樂於接受的。可想而知,他們的學習效果應該好不到哪裏去。更重要的是,長此以往,這部分學生對教師產生了依賴性,沒有了教師的看管,他們也就不願去學習,學習完全成了爲老師、家長他人學,學習成了任務、負擔,這顯然不利於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以及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如今的老師太難了!)

@網友4: 如果每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都能在課堂上得到充分發展,都能全面消化所學的知識,那麼老師就沒有必要“留堂”補課了。說白了,還是老師的工作做得不到位,應該主動自我反省,找到問題點,改變教學方法。而不是將成績不佳歸因於學生本身。這樣會引起老師對學生會產生偏差,更不利於推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對於老師教學能力提高也沒好處。

讓學生“留堂”的做法,對很多老師見怪不怪、習以爲常!甚至一些教育管理者也很是支持,大加讚賞。但是,到底可取不可取,是“因材施教”的舉措,還是加重學生負擔的表現呢?值得教育者深思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