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時期有許多著名詩人,如李白、杜甫等唐宋八大詩人,哪一個不像雷聲,他們爲後世留下了許多通俗的詩歌。

唐宋時期有許多著名詩人,如李白、杜甫等唐宋八大詩人,哪一個不像雷聲,他們爲後世留下了許多通俗的詩歌。

其中,一位唐代詩人尤其擅長寫悼念詩和情詩,在他的《離別五首詩》(下篇)中,一首歌頌愛情忠貞的優美詩句是:“滄海桑田,水不易,巫山不雲”。

我們也很容易把詩投射到詩人身上,我想,這首詩的作者袁真,一定是對他毛茸茸的妻子魏聰很有感情和奉獻精神。

如果你對袁真的生活有一點了解,你會感到震驚和失望,他是一位感情豐富、愛情史複雜的詩人。

袁真8歲那年,父親袁寬早逝,家境貧寒,他是由他的母親鄭撫養長大的,他年輕時很有才華,鎮遠十九年(803),與白居易(772-846)同流合污,成爲詩人終生的朋友,被稱爲“元白”。

袁真的詩描寫了他對妻子的深深愛,他把滄海和巫山比喻成他的妻子,他認爲自己的妻子就像滄海和巫山一樣,讓詩人看到她後會充滿深情,不再留戀其他女人,他對妻子的愛是無與倫比的,除了妻子,沒有別的女人能打動他。

其實,他是一個鳳凰人,和妻子一起爬高枝頭,他並不是一心一意,他一生中有三次婚姻和許多戀愛。

他一生爲官,曾四次被降職,可以說,他被降職的地方,就有他的愛,而每一次都是深情的,爲戀人寫詩,深情,但一轉身,很快就變成了另一段戀情。

讓我們回顧他的情感歷程,感受這位沉悶的男性詩人的風情。

20歲那年,袁臻遇到了遠房表弟崔雙文,他們一見鍾情。

袁真爲表弟崔雙文寫了一首著名的春詩

深院裏沒有草木光,嬌嫩的鶯躲在樹蔭下不說話,於是悠閒地做水花片,出門掙阮朗。

袁真的傳奇傳記《鶯鶯》是根據自己的經歷寫成的。

第二年,21歲的袁真回到北京複試,他受到少寶太子宰相魏夏卿的青睞,20歲的小女兒鄭,是從元的未婚妻,急於謀官的袁真,當即拋棄表弟崔雙文,與魏聰相戀,與他結婚,這是袁真的第一次婚姻。

魏聰端莊賢惠,溫柔體貼,嫁給袁真的時候,袁真當時的生活不是很好,然而,魏聰並不虛榮,他願意貧窮,他和袁真關係很好,他和妻子也彼此相愛,育有5個孩子。

不幸的是,這樣的快樂時光太短了,31歲那年,袁貞27歲,當時他負責御史御史,當時他左遷,爲此,袁真寫下了痛苦犧牲的愛情話語,並寫下了五段“思念”和三段“送哀”,其中,詩的第四部分“曾經經歷過海而不能化爲水,但巫山不是雲”已經成爲幾千年來的名句。

然而,他妻子的骨頭並不冷,袁真在四川任職期間,愛上了四川女詩人薛濤,這段感情持續了三個多月,後來,袁真被大官鎮壓,調到洛陽。

在這段感情中,薛濤應該更深一層,爲了更好地與袁真溝通,他創作了《薛濤劍》,袁真也是一種多情,他爲薛濤寫了一篇感人的《送薛濤》

一個接一個,他們不再寫作,每個部長都夢想着有一把刀,後相思,隔煙隔水,菖蒲花發五雲高。

然而,袁真和薛濤的“異地戀”並沒有持續幾個月,後來,他們疏遠了,很快失去了聯繫。

爲了讓元貞終生未婚,薛濤換上一身灰色的道袍,隱居在成都的浣花江畔。

33歲那年,袁真從洛陽被貶爲江陵府(今湖北荊州)學者,參軍後,他開始了第二次婚姻。

好友李景健介紹表弟安賢平認識袁真,袁真一見鍾情,於是放棄了與薛濤的“異地戀”,開始與安賢平交往,不久便結了婚,這段婚姻只持續了三年,安賢平生下了一個叫元靜的孩子,因病去世,悲痛欲絕的袁真爲第二任妻子寫下了安氏家族的安葬記錄。

安賢平去世後不久,36歲的袁真又被降職爲通州司馬,在山南西道縣長全德玉組織的歡迎宴會上,元貞見到了西安縣長裴筠的女兒裴淑,他們一見鍾情,在全德玉婚姻的推動下,袁真嫁給了裴姝,這是他第三次結婚,生下了元帆。

袁真的仕途經歷了波折,袁真44歲調到嶽州時,爲妻子寫詩,表達對妻子的眷戀。

但當我到了越南,我轉過身來忘了我說的話,結婚期間,他認識了25歲的女詩人、甜美歌唱家劉彩春,因爲閱歷豐富,劉彩春願意爲他當“小三”,他們在越南一起生活了七年。

然而,在與“無情”的袁真一起生活了7年後,當他被召回北京時,他沒有和劉彩春告別就離開了,據說劉才春很傷心,寫了一首關於他的死的詩,然後在河裏自殺了。

51歲時,袁真又被貶到武昌,任武昌軍司令員,這時,妻子裴姝一路陪着她,袁真親熱地寫下了“送給柔芝的禮物”。

袁真逝世,享年53歲。

回顧袁真的一生,他有過三次婚姻,這三次婚姻傷害了三個迷戀他的女人,他似乎對每個女人都很親切,會爲她們寫深情的詩,回首往事,他寫這首著名的詩是爲了紀念他的妻子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