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充其量就是想当一个飞扬跋扈的“权臣”,他不是想当一个谋国篡权的“反贼”!

如果他想造反,那么他将苏克萨哈灭族之后,就已经等于是公开了自己的“造反宣言”了,他难道还会一个人大摇大摆地去皇宫,不做一点防备吗?

所以,在鳌拜的政治蓝图中,他渴望的是一把爱新觉罗家族赐予的“尚方宝剑”,而不是垂涎那颗爱新觉罗家族的“传国玉玺”!

康熙亲政,步步惊心!

一、身份不对:鳌拜不是“爱新觉罗”皇族,他是瓜尔佳氏人。

鳌拜虽然手握40万重兵,而一旦他敢于造反,那么他面对的,可不是仅仅一个少年康熙,而是整个爱新觉罗家族!

这时候的八旗兵,可正是兵强马壮的时候,鳌拜他敢冒这个险吗?

鳌拜:我是个明白人,不是爱新觉罗皇族的,我永远继承不了大统,我只要“尚方宝剑”,我不要“传国玉玺”!

二、权力不对:鳌拜不是旗主,他只是镶黄旗。

按照八旗的制度,各旗的子弟只听从旗主的命令,鳌拜不是旗主,他只是镶黄旗的。

而正黄旗、正白旗都是皇帝直接统领的。

即便是镶黄旗的子弟,他们真的会誓死效忠鳌拜吗?

即便他们真的效忠鳌拜,而且又造反成功了,那整个爱新觉罗家族难道会对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坐视不管吗?

那鳌拜带领镶黄旗能顶得住全国勤王军队的大举反扑吗?

这一点,恐怕连鳌拜心里也没有底吧。

三、胆气不对:鳌拜一直唯孝庄太后马首是瞻。

很多人只是知道,康熙智擒鳌拜,是由孝庄太后的暗中谋划和支持的。

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连鳌拜能够成为“顾命四大臣”之一,也是孝庄太后亲自安排的。

当初,孝庄太后为了打压多尔衮一派的势力,就任命索尼、鳌拜、苏克哈萨、遏必隆、鳌拜为四大辅臣。

之所以这样安排,孝庄皇后就是清楚地看到,他们这四个人,都不是爱新觉罗皇族的人,永远没有继承大统的资格。

对于鳌拜来说,这个老太后,早期表现颇有政治手腕,后来对他有知遇之恩,现在对他有震慑之威。

孝庄太后一方面笼络鳌拜,另一方面又让康熙娶了索尼的孙女为妻子,就是为了牵制鳌拜。

所以,即便鳌拜这个时候权倾朝野,他内心也是对孝庄太后有所忌惮的,不敢轻举妄动!

鳌拜一直唯孝庄太后马首是瞻

四、表现不对:鳌拜只是想独揽大权,并没有明确的造反布局。

(一)如果他想造反,他不会以“莫须有”的罪名,逼迫康熙将四大辅臣之一的苏克萨哈灭族。

康熙六年,鳌拜假意还政于康熙,想要试探一下群臣的反应。

苏克萨哈知道鳌拜的用意,为了远离争斗,上书请求离开朝廷,为先帝守灵。

谁知道事与愿违,鳌拜趁机诬陷他守灵是假,对皇帝不满是真,挟制遏必隆一起,逼迫康熙违心下旨,竟然将苏克萨哈灭族了!

这样,四大辅臣之中,索尼老奸巨猾,洁身自好;苏克萨哈完蛋了;遏必隆是自己的小跟班,整个朝政,就是鳌拜一人说了算。

他这样做,不是自己把自己放在炉子上烤吗?

他这样做,不是打草惊蛇吗?

所以,鳌拜不是要造反,而只是想一人独揽朝政,将康熙当一个"盖章机器",满足自己为所欲为的权力快感罢了!

如果他真的想造反,何必将事情做得这么绝,将局面挑的这么明,以至于让康熙不寒而栗,提前布局,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对付他吗?

如果想造反,其实可以表面上给苏克萨哈升官的,借以麻痹康熙;暗里再紧锣密鼓地部署造反,不可以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吗?

鳌拜明目张胆地诬陷苏克萨哈
康熙忍痛割爱,丢车保帅,杀了苏克萨哈!
康熙隐忍怀柔,示假隐真,忽悠鳌拜:朕暂且不亲政还需要您主持大局呀......

(二)如果他想造反,他可以小瞧了康熙,但岂能忘记康熙背后那个孝庄太后?

他可以小瞧了那个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康熙,但他内心所一直忌惮的孝庄太后,他能够忘记吗?

他这时候如果一心想造反,难道不会做贼心虚吗?

如果他想造反,那么他将苏克萨哈灭族之后,就已经等于是“造反宣言”了,他难道还会一个人大摇大摆地去皇宫,不做一点防备吗?

所以,在鳌拜的政治头脑中,他渴望的是一把爱新觉罗家族赐予的“尚方宝剑”,而不是垂涎那颗爱新觉罗家族的“传国玉玺”!

孝庄太后指点少年康熙
鳌拜被擒

六福雅士评曰:

当鳌拜被擒,康熙亲自审问他。

鳌拜当着康熙的面,将衣服掀起,露出了满身征战之伤痕,那可是他为大清江山立下的汗马功劳呀!

果然,康熙顿生怜悯之心,免去了他的死刑,改为终身禁锢。

而且,到了晚年,康熙又亲自恢复了鳌拜的名爵,这从侧面也表明,康熙内心对“鳌拜事件”的一种反思吧!

关注我,六福雅士。风趣谈史,幽默论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