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發展迅猛,雖然在衛星總量上還沒有超過美國,但是2019年我國發射火箭次數第一次超過美國,這也意味着在這一領域我國和美國正在縮小差距,尤其是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在今年全部完成,成爲世界第三大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航天史上一大標誌性事件。

在好消息傳來的同時,卻也發生了一些意外,9月12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傳來噩耗,由中國商業固體運載火箭主力—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任務失敗。

據悉火箭在發射升空之空之後出現異常,最終發生墜毀,目前失利原因正在調查。這是我國今年以來火箭發射衛星第四次失敗,而截至目前我國今年共發射27次,這不得不說是在當前我國衛星發射高歌猛進的時候的一點遺憾。

截至目前這四次失敗其中有兩次都是使用快舟系列固體運載火箭,還有一次是3月17日用新一代液體運載火箭和4月9日用長征3號乙發射印尼衛星失利。對此有俄羅斯專家表示並不意外,也絕非巧合,這在航空航天科研道路上屬於非常正常的事情,俄羅斯曾經也在航天科研道路上有過很多經驗教訓,發射失敗的案例很多,但最終都克服了。

快舟一號作爲世界上第一個星箭一體的運載火箭,採用三級固體動力+末級液體助推的串聯式佈局,並採用國際通用接口,主要爲300kg級低軌小衛星提供發射服務,具有發射成本低、飛行可靠性高、入軌精度高、準備週期短、保障條件少等特點。這款火箭不需要固定的發射場,採用車載機動發射方式,主要面向微小衛星發射和組網,具備一箭多星發射能力,這也是我國研發次火箭的重要原因。

此前快舟一號曾經有三次圓滿成功的發射,但是連續兩次失利也說明對於這款火箭可能技術上還存在一定缺點,說明我國對於固體火箭技術還需要進一步掌握,畢竟火箭發射可以代表最前沿的科學技術,而要完全掌握最前沿的科學技術需要很多時間的研究、人員的心血付出,當然也有經驗教訓,相信我國在這兩次發射失敗之後會詳細調查發射失敗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改進缺點,從而實現固體火箭技術的突破,真正使其能夠在我國航空航天領域發揮作用。

目前全世界中美俄三國在太空中的衛星最多,但隨着各國對太空的越來越重視,未來太空將成爲非常激烈的角逐地,美國成立了太空軍、印度要探索火星、歐盟日本都在加緊佈局太空,因此未來航空航天領域新技術將不斷湧出,而這些新技術在探索的過程中付出一定經驗代價都是非常正常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