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經是九月中旬,南北產區都有新玉米少量收割上市,從價格來看,同比去年這個時候明顯高開,差不多高出每斤一兩毛的價錢,充分說明了今年新玉米行情的樂觀。綜合各方面情況來看,農糧苑認爲今年新玉米價格經過上市初期的一段震盪行情後,總體看好走強的可能性比較大,而且是好糧好價將會表現明顯。

做出以上判斷的依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今年玉米的產情不樂觀,本身2020年玉米麪積就沒有增加多少,再加上一輪又一輪的颱風降雨,使得東北山東一線的玉米長勢受到較大影響,特別是吉林黑龍江兩省,倒伏的比較多,面積也很大,再加上降雨不斷,田間水多溼度大,對產量和品質都有影響。初步來看,今年玉米總體產量低於去年應該是定論了,就看實際減量有多大了。

二是農民的惜售心態將強於往年,一方面是疫情影響,像今年小麥、南方新稻穀,農民屯糧不賣的現象比往年增多。這將使得新糧收購期拉長,供應也從集中轉向分散,農民和基層糧商參與市場競爭的意識增強。

三是企業的收購心態,特別是考慮到有臨儲玉米陳糧成本的支撐,以及後期可能收購難度大,積極收購新玉米,特別是飼料企業建庫存的意願或將比較強。這將會使得今年新玉米購銷市場的博弈增強。

四是需求向好,穩步增加,特別是生豬養殖,存欄不斷回升,有專家根據官方數據稱,不僅去年空的養殖場恢復情況較高,新建的場子也比較多。再加上禽蛋養殖存欄處於高位,這些張口吃飯的,需要消耗大量的飼料,進而會不斷帶動玉米的需求。

綜上可知,後期玉米的供需基本面是不樂觀的,特別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市場供應會逐漸緊張,再加上購銷的博弈,和資金的介入,看漲仍會形成主流。但是,短期內市場仍會有波動,而且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一方面,根據中華糧的統計,截止當前,今年臨儲玉米累計成交量5684萬噸,一次性儲備802萬噸,合計6486萬噸。業內人士預計截至目前整體出庫率在5成左右,這也意味着還有近3000萬噸拍賣玉米待出庫。這部分陳糧將會結轉到下個消費年度,會一定程度上填補供應的缺口。

另一方面,進口的因素需要考量,畢竟國內也不會讓玉米的價格大幅度上漲的。那麼除了臨儲玉米之外,就是國外便宜的玉米進口了,還有大豆、豆粕、高粱等的採購。有機構稱,明年我國將會用完720萬噸的進口配額,年度玉米進口量或將達到3000萬噸。近期採購美國玉米的數量也在增多。

總的來說,農糧苑認爲後期玉米市場,隨着新玉米集中上市,經過一輪博弈之後,大家手中的牌面基本明朗,那麼就是赤果果的競爭和拼實力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