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學得越多越好,便在他們還很小的時候就報了各種不同的興趣班,讓孩子從小就接受各種教育,結果導致孩子的壓力過大,甚至出現了厭學心理。

爲此國家曾明確表示不建議孩子超前教育,可家長卻不認可,並表示現在的知識點那麼多,如果不提前學習,孩子的成績根本就跟不上。

事實真是如此嗎?其實現在的教科書編寫還是比較合理的,孩子即便不超前教育,只要以後努力一點,學習依然可以趕上去。

可是難就難在現在大部分家長都會給孩子進行超前教育,如果自己不這樣做的話,孩子的成績就會比較落後,所以很多家長爲了不讓孩子落後,便盲目地跟從,絲毫不顧及孩子的感受。

在家長報的興趣班中,比較受歡迎的一個就是奧數班,奧數就是指奧林匹克數學競賽,距今已經舉辦了52年。

奧數主要是爲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我記得自己是在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纔開始接觸奧數的,奧數的題目比教科書上的基本數學題要難得多,必須有一定的數學基礎才能學習奧數。

可是很多家長並沒有瞭解到奧數的含義,只知道學奧數對孩子好,便盲目地給孩子報了班,甚至有些孩子才四歲就要開始學習奧數。那麼小的孩子哪裏會做奧數題呢?

由於經常做錯,長期下來,深深地打擊了孩子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結果導致很多孩子對數學失去了興趣,成績也變得越來越差。

奧數題到底有多難呢?在清華大學任教的教授王文湛就深有體會,他曾在一次講座上怒批奧數。

原來他有一個10歲的孫子,也在學習奧數,有一天,孫子遇到了一道比較難的題目,便來問他。結果教授一看,這道奧數題是高二才學到的知識,現在卻讓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來做。甚至有些奧數題連教授自己都不會做。

這令王文湛憤怒而又無力,他說,如今的奧數題不過是一種戲法而已,早已失去了它的意義,可偏偏很多家長卻對這種教育深信不疑,並不知道這其實是害了自己的孩子。

因爲很多奧數題只是根據公式來出題目,所以解答時只需要使用公就行了,完全不管邏輯問題。而奧數班的老師也是這樣教學生的,後果就是很多學生的思維自小就被限制,很難再發散出去了。

衆所周知,數學題考驗的就是人們的思維和邏輯能力,如果孩子的思維和邏輯能力受到限制,那麼對他未來的學習和人生都是有很大影響的,同時孩子感受不到數學的美妙,也就不會愛上數學,這必然會影響到他的成績。

數學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也都充滿着數學,甚至連我們的思考方式也和數學有關,所以數學是非常重要的。但這並不是說孩子的數學成績好,他的數學就一定很好。要想學好數學,關鍵還是要培養孩子的數學興趣,畢竟興趣是學習的基礎,只要孩子有興趣,那麼學起數學來必然是事半功倍的。

而要讓孩子對數學感興趣,父母就要明白幾點,第一,培養孩子對數字的理解能力,也就是說要讓孩子明白數字的含義。所以家長在教孩子學數數的時候,不要單純地數,而是從生活中讓孩子感受數字,比如爬樓梯時,讓孩子數樓梯;喫飯時,讓孩子數數家裏有幾個人等等。這樣一來,孩子就能明白數字是什麼了。

第二,在遊戲中學習數學。所有的孩子都是愛玩的,孩子的注意力在遊戲中是最集中的,所以父母要想讓孩子愛上數學,就要抓住孩子的這個心理,讓他在遊戲中學習數學,這樣一來,他就會逐漸愛上數學了。

而數學遊戲也有很多,比如搭積木、數數字等,都是很不錯的遊戲。

總而言之,孩子的教育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家長千萬不要過於心急,尤其是學習數學,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學成的,家長要想讓孩子的數學成績好,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他的數學興趣,這樣學起數學來才能夠事半功倍。

所以家長在給孩子選課外輔導書的時候,不要全都是清一色的卷子,而是要試試別的數學趣味書,能夠讓孩子讀懂,並從中學會應用數學,從而獲得對數學的興趣。

中學老師當初給我們上數學時,他就僅僅利用旗杆的影子,就計算出了旗杆的長度,對此我們都很好奇,從此大家就對數學充滿了興趣,這種循循誘導的方法,對中小學生培養數學興趣很有用。

其實市面上好的數學課外書很多,這些趣味數學書能夠讓孩子明白何爲數學,學數學的意義,比如就有這麼一本書,就連獲得諾獎的楊振寧看完後都恍然大悟,他在香港時對記者說:

“有一位劉燻宇先生,他是位數學家,寫過許多通俗易懂和極其有趣的數學方面的文章。我記得,我讀了他的關於智力測試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這些極爲重要的數學概念”

能讓諾貝爾物理學家獲得者有如此高的評價的書籍,到底是什麼書?這本書叫《給孩子的數學三書》,這三本書分別是《馬先生談算學》《數學趣味》《數學的園地》

《馬先生談算學》這本書中,作者用心舉例了一百多道數學題目,主要解決中小學生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數四則的問題,而且舉的例子都很貼近生活,通俗易懂,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中小學生讀懂了這本書,中小學80%以上的數學知識就完全喫透了。

而第二本《數學趣味》就更有趣了,就連對數學不擅長的畫家豐子愷看完後都恍然大悟地說:

我一直沒有嘗過數學的興味,一直沒有遊覽過數學的世界,到底是損失!最近給我稍稍補償這損失的,便是這冊書裏的幾篇文章。我與薰宇相識後,他便做這些文章。他每次發表,我都讀,誘我讀的,是它們的富有趣味的題材。我常不知不覺地被誘進數學的世界裏去。

注意豐子愷最後說的話,他用的詞是“誘進”,一個畫家被數學問題不知不覺給吸引住了,可見這是多有趣,這本《數學趣味》用的生活中常見而又比較複雜的數學問題,比如書中有這麼一個問題:

有一個數,如果三個三個去數它,最後會剩下兩個,而五個五個去數它,就會剩下三個,如果七個七個去數它,也會剩下兩個,那麼問題來了,這個數是多少?

這個問題或許不難,可如果說得有趣?這本書用一首詩來回答: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樹梅花廿一枝,

七子團圓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你們知道這首詩如何解決數學問題嗎?聰明的你在評論區留下您的高見。

最後一本《數學的園地》對於中小學生來說難度會高些,它涉及了微積分、函數等知識,但作者用了非常巧妙的語言,讓大家都能看懂,激發年幼學生對數學的強烈興趣。

這幾本書完全可以作爲孩子們的數學輔導書,我給十歲的妹妹買了以後,許多我無法講通的知識點,她自己就可以弄懂了,不用輔導孩子的感覺實在太好。

如果您的孩子提起數學就頭疼,看到數學就逃避,可以試試讓孩子們好好看這套書,三本正版書只要69塊,說實話,這還不夠一節課外輔導課的費用,但它帶來的效益,肯定比69塊要超值,如您有興趣,可以點擊上方鏈接購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