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師利一這位佛法王子,對釋迦牟尼佛說:“世尊啊!這些大菩薩在今後的五濁惡世中,怎樣才能宣說《法華經》這部無上經典呢?”

釋迦牟尼佛告訴文殊師利大菩薩如果這些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誓願在五濁惡世中宣說《法華經》,那就應當甘於以身安樂行、口安樂行、意安樂行、誓意安樂行四種方法爲自己的身心踐履之所。

“首先要甘於在菩薩修行的處所棲身,甘於在菩薩所親近的境界中踐履,才能爲衆生演說《法華經》。

“文殊師利!什麼是菩薩修行的處所呢?譬如菩薩、大菩薩修習忍辱之行,在忍辱之地上踐履,做到柔和善順而不狂躁,定力牢固而無所驚怖。此外,他們對一切諸法都不執著所以無所修行,而修行只是爲了觀察證見真如實相理體,這就是行而不行的‘不行’,就是平等而不分別的智慧,就是所謂菩薩、大菩薩的安身行樂處。

“什麼是菩薩親近處呢?就是修習菩薩行的人不攀緣國王、王子、大臣、官長等一切權貴,不接近一切外道出家或在家之人,不編造能生淫慾之心的世俗文學作品,不閱讀贊詠外道的書籍,不持守教人造惡的惡論或狂悖逆理的惡答,不觀看充滿暴力兇殺的戲劇以及博鬥、競力、魔術等各種表演,不親近以屠宰爲職業的旃陀羅以及畜養豬、羊、雞、狗或打獵捕魚的人,也不親近其他以各種乖理不善的法律儀則爲行爲規範的人。諸如此類的人,如果他們前來參拜請教,那就爲他們講說佛法,不要存有希求或攀緣之心。此外,對尚未萌發大乘心的聲聞乘的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也不要親密接近,更不敬揖問候。無論是在住房、在戶外散步之處,或是在講堂上,都不與惡人共居同處。如果他們前來參拜請教,那就根據他們的覺悟程度應機講說佛法,無所希求更不攀緣。

“文殊師利啊!修習菩薩行的人對女人不應有淫慾之思,不應爲其容貌所動。他們不僅不會爲了邪念而向女人說法,而且根本不願意見到女人。如果有特別因緣要到俗人家,也不與女孩、處女、寡婦等單獨共處同進,還不與有生、鍵、妒、變、半這五種生理或心理有缺陷的似男非男的人接近,當然更不深交厚結。爲了避免嫌疑,修習菩薩行的人不單獨一人到居士家,如確有因緣必須單獨一人前往,也要專心一意,口唸佛號。如果爲女人講說佛法,則不能露齒言笑,不能袒胸露腹。即使說法也不深交厚結,何況是其他行爲呢?

“修習菩薩行的人還不應隨意貪求幼稚年少的弟子和初入佛門的沙彌小兒的侍奉,也不要滿足於與他們同拜一個師父。要愛好修習禪定,經常坐而修禪,尤其是在寂靜的地方打坐,收攏自己的心念,安定自己的心識。

“文殊師利啊!上面這些就是所謂有菩薩親近的境界。

“其次,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觀察到一切諸法皆空,又由一切諸法皆空而體證其真如實相的理體,做到知見正確而不顛倒,身心凝定而不動,大智大悲而不退,脫離生死輪迴而不轉。他們觀一切法都無所有,如同虛空,沒有自性、沒有實體,一切語言都不可傳達,一切概念都不可得,不生不動,不出不入,不起不滅,沒有可以指說的名稱概念,沒有可以描繪的形貌相狀,一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只是因爲因緣和合才幻生爲有,只是從顛倒的偏軌妄見中才顯現爲生,並因此而有種種的解說。所以大菩薩樂於觀察這樣的諸法皆空,歡喜體會這樣的真如實相。這就是菩薩,大菩薩的第二種親近處所。”

“還有,文殊師利!如來滅度後,如果準備在末法時代講說《法華經》,那就應該安住在安樂修行的法門之中。如果開始宣說或讀誦《法華經》,那就不要隨意妄說別人的過錯或經典的過錯,不要隨意輕慢其他法師,不要隨意評論別人的好惡長短。至於聲聞乘弟子,也不要指名道姓稱說他們的過錯,當然也不指名道姓讚歎他們的長處,同時還不能有怨恨嫌棄之心。這樣多多修行,自然就有了安樂心。對於聆聽說法的大衆,則要以方便權智順着他們的心意觀機施教,遇有質疑問題,不能以小乘法回答了事,而要依照大乘妙義爲他們解說,使他們獲得通曉各種佛法的智慧。”

“另外,文殊師利!一切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在末法時代,在佛法將要斷滅之時,只要能是夠受持《法華經》,讀誦《法華經》的,都不能懷有嫉妒、諂媚、欺誑之心,又不能輕率詬罵修習佛道的大衆,肆意對他們說長道短。無論是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或者是求取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的大衆,都不能惱怒他們,使他們心有疑慮而後悔退轉。

譬如不能這樣對他們說:‘你們距離佛道太遙無,終將不能獲得通曉各種佛法的智慧。爲什麼呢?因爲你們放縱沉溺,安逸享樂,對道法的修行鬆懈而又怠慢!

“對各種佛法,不應隨意無理妄論,不應你爭我奪而有所輕慢。對一切衆生要有立志救拔其苦的大悲心,對諸佛如來要奉之爲慈父,對諸菩薩要尊之爲良師,對十方諸大菩薩則要誠心誠意恭敬禮拜。對一切衆生都要平等而無分別地說法,這是由於自然隨順佛法而示教化的緣故,所以對一切衆生都一視同仁不多不少地說法,甚至對深深敬愛佛法的人,也不因此有所差別而多爲他們說法。

“文殊師利啊!這就是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在以後的末法時代,在佛道正法將要斷滅時,所要成就的第三種安身行樂處。這樣,宣說《法華經》時,心志就不會煩惱散亂,同時還會得到志同道合的同學,大家一起讀誦這部經典,也會贏得廣大聽衆前來聆聽,聆聽後又能受持,受持後又能讀誦,讀誦後又能解說,解說後又能書寫。如果是委託別人書寫,那麼也要供養禮拜這部經典,恭敬、尊重、讚歎這部經典。”

“此外,文殊師利!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在將來的末法時代,在佛道正法將要斷滅之時,凡是奉持宣說《法華經》的,對皈依佛門的在家或出家人要有使其快樂的大慈心,對沒有皈依佛門的人要有救拔其苦的大悲心,應該有這樣的意念:“這些尚未皈依佛門的人,他們真是損失太大。如來爲他們開方便法門,根據他們的情況應機說法,他們竟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這些人雖不聞不問,不信不解《法華經》妙義,然而我們一旦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無論何時何地,都要運用神通的力量,運用智慧的力量,攝引他們皈依佛道,使他們安居於《法華經》妙義之中。

“文殊師利啊!這就是菩薩、大菩薩在佛滅度後,所要成就的第四種安身行樂處。這樣,他們宣說《法華經》妙義時就不會再有過失,而且常常被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國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羅門及其他在家修行的信徒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虛空上方的天神爲了聆聽說法,也常會隨行侍奉。如果在鄉村、城鎮、或靜寂的山林中說法,有人前來質疑問難,衆天神也會日以繼夜,爲了佛法而護衛菩薩,使前來聆聽說法的人得到滿意答覆而無不歡喜。爲什麼呢?因爲《法華經》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諸佛要用神力保護的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