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朱元璋殺害的一批開國英雄,似乎每個人都有死的理由,比如,劉伯溫比朱元璋聰明,這讓他害怕;比如李善昌貪權,不知進退留轉,其中,開國將領蘭嶼之死有點過氣,朱元璋是個殘酷的皇帝,他嚴懲貪官,“剝皮草”讓人感到雞皮疙瘩,蘭嶼很榮幸能忍受這種折磨,“剝皮草”顧名思義,就是把人的皮剝下來,用稻草填充,做成人體皮膚標本,以此嚇唬官員,起到殺雞警示猴子的作用,洪武二十六年是蘭嶼一生的分水嶺,這位聰明的將軍從天堂掉到了地獄,今年2月,錦衣衛統帥蔣震指控蘭嶼密謀對付他,洪武四大案的最後一個案子——蘭玉案終於開庭。

說起朱元璋殺害的一批開國英雄,似乎每個人都有死的理由,比如,劉伯溫比朱元璋聰明,這讓他害怕;比如李善昌貪權,不知進退留轉,其中,開國將領蘭嶼之死有點過氣,朱元璋是個殘酷的皇帝,他嚴懲貪官,“剝皮草”讓人感到雞皮疙瘩,蘭嶼很榮幸能忍受這種折磨,“剝皮草”顧名思義,就是把人的皮剝下來,用稻草填充,做成人體皮膚標本,以此嚇唬官員,起到殺雞警示猴子的作用,洪武二十六年是蘭嶼一生的分水嶺,這位聰明的將軍從天堂掉到了地獄,今年2月,錦衣衛統帥蔣震指控蘭嶼密謀對付他,洪武四大案的最後一個案子——蘭玉案終於開庭。

據說性格決定命運,蘭嶼的性格早就有預兆,簡而言之,他是個粗魯的人,這裏的“粗魯人”一詞並不意味着他沒有受過教育或粗魯,而是他的行爲是不考慮和不合理的,他屬於那種做自己想的事又想一想的人,其實,他的性格一直都是這樣,即使他在這件事上不犯錯誤,遲早他也會在那件事上惹麻煩,對他最恰當的描述就是沉溺於無法無天,武斷行事。

1388年,蘭嶼奉命解散北元殘餘軍,正是在這場戰鬥中,蘭嶼終於擺脫了名將的陰影,開始成名,可以想象,他回國後一定會受到高官高薪的歡迎,但他的性格卻常常讓他調皮搗蛋,回來的路上,蘭玉做了件很噁心的事,他接手了元君的妻子,這個女人性情暴躁,自殺身亡,他的行爲違反了朱元璋的民族政策,也很不受歡迎,朱元璋很生氣,但是,考慮到蘭嶼有很大的貢獻,他沒有去進一步調查他,蘭玉認爲這是一種默許的表現,變得更加猖獗,當他回到西風關時,因爲已經是晚上了,守衛人員休息了一下,當他聽到有人叫關,他立刻跑去開門,然而,蘭玉做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他命令他的士兵攻擊檢查站,打破圍牆,並破門而入,他相當自滿,這兩件事讓朱元璋很生氣,他原來打算讓蘭嶼當梁國的公爵,爲了警示蘭嶼,他將樑子改爲樑子,這反映了朱元璋對蘭嶼態度的變化。

藍玉也應該警惕,但他註定是個三色的人,想開個染坊,他不僅繼續沉溺於自己的行爲,實際上還向軍事力量伸出了手,他未經朱元璋許可,在軍隊中任命自己信任的官員,安排自己的部隊,蘭嶼勝利後,這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但他傲慢的性格使他犯了錯誤,朱元璋考慮到蘭嶼的貢獻,破例授予他太子、太傅的稱號,這是一年級的官職,將領們會在夢中思考,可以說,他們已經處於極端,情商很高的人已經跪下來感謝皇帝的好意,但蘭嶼不是一個普通人,他不但沒有表示感謝,反而抱怨很多,”西征時,他被任命爲太傅太子,他不高興住在宋(馮升公爵)和英(傅友德公爵),“他說:“我受不了大師!”我不聽競爭,我很高興,”(《明史蘭嶼傳》)從蘭嶼對太傅地位的評價來看,他一定是個不懂禮儀的人,性格極其粗魯,在張元玉的不斷違紀下,終於爆發出了張元玉的不滿情緒,說句公道話,蘭嶼的傲慢和無法無天確實存在,值得深思的是,他很叛逆,作爲一個新的將軍,沒有深厚的基礎和充分的準備,Lanyu不敢反叛,這樣一個粗魯的人根本沒有統治世界的念頭,蘭玉非死不可,一人之死打亂了朱元璋的大計,朱彪王儲是朱元璋的全部希望,但他英年早逝,這讓老人朱元璋大錯特錯,他愛屋及妻,讓孫子朱雲文繼承王位。

蘭嶼是一批成功建國的傑出官員,只有朱元璋能控制他們,朱彪有點威信,幾乎撐不住這場仗,然而,朱雲文別無選擇,他心地善良,所以朱元璋怕他死後,他的功臣會拿太子去命令諸侯,此時,常宇春、徐達等將領相繼去世,而蘭是唯一一個離開於宇的人,因此,他想制定法律來對付他,在歷史上,蘭嶼被殺的原因還有另一種解釋方法,據明同建說,蘭嶼遇害與燕王朱棣關係密切,蘭嶼是常宇春的姐夫,常宇春的女兒是朱彪親王的妾,所以蘭嶼和太子關係很好,遠征歸來,蘭羽找到王子,對他說:“燕王不是普通人,他遲早會反抗的,我一直在找人看他,你一定要小心,“蘭玉是個好朋友,當他對王子說這些話的時候,他只是希望王子小心點,但他忘了“親戚之間沒有關係”這個成語,最多,蘭玉只是個親戚,你怎麼能和你哥哥比呢!這就是蘭嶼的性格,後來,太子把蘭嶼在閒聊中對他說的話告訴了閻王朱棣,朱棣給蘭玉講了一個不好的故事,朱元璋是在朱棣的鼓動下,從蘭嶼開始的,不管怎樣,蘭玉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蘭玉本人被毀,無數人牽連此案,結果,共有15000人喪生,其中包括一位公爵、十三位侯爵和兩位伯爵,據史料記載:“監獄的設備是由家人懲罰的,侯爵手下有無數的除黨者,”(《明史蘭玉傳》)

蘭嶼案几乎把洪武時期的功臣消滅殆盡,這些人真的是蘭嶼的幫兇嗎?也許只有朱元璋知道,這些在蘭嶼案中被殺的人死後沒有得到休息,他們的名字被編成《叛臣錄》,傳遍全國,讓官員和人民知道蘭嶼的罪行,併爲其他人樹立榜樣,蘭玉的生活非常戲劇化,前半生,他一直籠罩在名將的陰影中,他沒有多少機會演出,歷史並沒有給他留下壞印象,在他生命的後半段,他成爲了主角,確立了自己的成就,但蘭嶼很粗魯,不懂得討好別人,又虛榮心好面子,所以會自大自大,引來災難,這樣一個對朱元璋沒有造成很大威脅的人之所以被定罪,是因爲他不會威脅朱元璋,而是會威脅他的繼承人和明朝,蘭嶼是一位非常傑出的軍人,最終,他沒有死在戰場上,也沒有死在敵人的刀槍下,而是死在了他一直跟隨的人手中,他以一個悲傷的姿態結束了他輝煌的一生,喜歡文章點關注,歡迎收集和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