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車領域,圍繞動力電池材料和結構的"路線選擇之爭"從來沒有停止過。

近日,一些品牌的電動車起火自燃的案例,將高鎳三元鋰電池是否成熟、是否可以放心應用於量產車的話題,再度被推上熱點,倒逼行業重新思考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池的路線之爭。

2020年比亞迪刀片電池的橫空出世,震驚業界。一經問世,刀片電池就征服了在動力電池安全測試領域有"珠穆朗瑪峯"之稱的針刺測試,就連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也對其讚賞有加。

熟悉新能源車行業的人們應該明白,雖然消費者對於產品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期待是更智能,有的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要求是長續航,需求各異,但底線卻都是安全。因此,對於企業乃至行業來說,產品沒有安全,一切都無從談起,都是無根之木。刀片電池之所以震撼業界,正是因爲它的安全性無與倫比,遠超三元鋰電池。

超級安全,是刀片電池的最大優勢,吸引了所有的目光。但其實,在"安全"光芒的籠罩之下,刀片電池還有諸多"未揭祕"的優勢。

首先是超級強度的優勢,這一優勢爲消費者帶來更好的車輛操控性能和續航體驗。

刀片電池採用創新結構,電芯在成組時跳過模組,電芯單體既是能量件又是結構件,當上百片電芯排列在一起時,電池包的整體強度大大提升。

由於電池包設計在底盤中央位置,因此這也會提升底盤的剛性,車輛的操控性能由此得到提升。電動車的車重和續航是"天敵",結構件減少能夠幫助車輛減重,有利於提升續航。

說到續航,這是以往磷酸鐵鋰電池的短板,不過由於刀片電池在體積能量密度上提升了50%以上,整體續航能力完全不遜於主流三元鋰電池。搭載刀片電池的漢EV續航里程最高可達605公里(NEDC工況),就是最好的明證。

除了續航能力,還有很多消費者關心電池的使用壽命,畢竟這關係到整車的使用壽命、二手車殘值等一系列問題。

最近有企業宣傳"百萬公里電池"概念,比亞迪對此宣傳的不多,不過刀片電池採用的磷酸鐵鋰材料在使用壽命上本身就優於三元鋰,刀片電池的可循環充放電次數更是達到3000次以上,相當於至少120萬公里的行駛里程,絕大多數車主車輛開到報廢也開不到這個里程數。

況且,比亞迪爲刀片電池的電芯提供終身質保服務,這也體現了其對自身產品品質的自信。

自信的不只是品質,還有性能。除了能量密度這些常見指標,充放電性能同樣是動力電池的核心性能指標,它決定了你的電動車充電是否迅速、加速是否迅猛。

充電方面,刀片電池用33分鐘可將電量從10%充到80%,也就是說只需一頓飯的功夫車輛又可以"滿血出發"。放電功率方面,刀片電池可穩定輸出570伏、800安的超大電流,支撐起漢EV四驅高性能版旗艦型3.9秒破百的傲人成績。

在很多人看來,電動車不適合在北方冬季行駛,因爲無論是磷酸鐵鋰還是三元鋰電池,在低溫環境下性能都會有一定的下降,用戶冬季出行體驗並不好。在這個方面,刀片電池同樣有所優化,大大提升了低溫性能,有針對性地補齊短板。

實測數據顯示,刀片電池即使放在零下20度的嚴寒環境下,放電能力也至少是常溫時的90%,在低溫、低電量工況下,刀片電池的放電功率要遠勝於811高鎳三元鋰電池。

"超級安全"優勢之外,刀片電池在電池包強度、續航能力、使用壽命、充放電功率、低溫性能等方面構建起的多位一體綜合優勢,爲新能源車企和消費者選擇動力電池"技術路線"提供了重要參照。相信選擇的結果很快就會水落石出——據透露,"目前你能想到的幾乎所有汽車品牌,都在和比亞迪洽談相關合作"。

顯而易見,具有顛覆性創新的刀片電池,正在重塑新能源行業格局,引領動力電池發展路線迴歸安全正道,而刀片電池"安全領銜、多位一體"的綜合優勢,也將會爲新能源汽車消費者帶來更多驚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