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沙特對空頭的重磅“宣戰”需要警惕嗎?

上週,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對原油空頭髮出了罕見的強硬威脅:我會讓市場“跳動”,那些想在原油市場“賭博”的人會感到非常痛苦。

市場評論指出,阿齊茲已經明確暗示,他要打得油市空頭“手忙腳亂”。當時油價在阿齊茲的表態聲中,確實出現了可觀幅度的上漲。

但這一漲勢並沒能持續,本週一油價甚至一度重挫近5%,WTI原油再度迴歸40美元關口下方。

回看阿齊茲的發言,主要有兩大重點:警告空頭,同時敦促其他沒能履行減產配額的歐佩克成員國。

關於減產,據悉在所有歐佩克+成員國都100%遵守減產協議之前,不要指望沙特會再主動減產。阿齊茲表示,完全遵從歐佩克+的減產協議並不是慈善行爲各國所有的減產補償應在年底前完成,希望在未來4個月內(包括9月份)彌補減產協議240萬桶/日的缺口。不執行減產配額損害歐佩克聲譽。

關於空頭,阿齊茲表示,絕不會讓市場處於“無人看管 ”的狀態如有必要,歐佩克+可以“主動”調整2021年減產配額,而不必等到下一次大會。如果形勢惡化,歐佩克+可以在10月份召開緊急會議,採取額外措施。

對於沙特的表態,我們需要思考兩個問題:

首先,阿齊茲爲什麼會選擇在這個時候發出這樣一個警告?

其實說實在的,對比歷史的減產活動,這次歐佩克已經算是比較團結的了,雖然免不了有幾個“不守規矩”的。

歐佩克+這次的減產規模是創紀錄的,而從達成協議後的前四個月的減產行動來看,歐佩克+的減產執行率達到了略高於98%的水平,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就算除去此前沙特、科威特等國在6月自願額外減產118萬桶/日的量,減產執行率也達到了93%。根據全球能源研究中心(Center for Global Energy Studies)彙編的數據,2009年1月歐佩克的減產活動中,其執行率從未超過70%。

在大家都已經這麼努力的情況下,沙特爲何還如此嚴苛?有分析指出,強硬的表態聽起來近乎絕望,如果油市一切順利,他就不必威脅交易商。

關於當前油市的狀況,目前有兩種觀點,分別來自世界上最大的兩家獨立石油貿易公司——維多爾(Vitol)集團和托克(Trafigura)集團。

維多爾首席執行官拉塞爾·哈迪(Russell Hardy)認爲,一直在急劇下降的石油庫存在今年剩餘時間內將繼續下降。他在上週舉行的亞太石油會議(APPEC)上接受採訪時說,初夏積累的庫存中約有四分之一已經用完,到年底時還將有另外四分之一的庫存被耗盡。

托克的高管對油市的看法截然不同。該集團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傑里米·威爾(Jeremy Weir)上週表示 “我仍然擔心未來三到六個月的石油市場”。該集團石油貿易聯席主管本·勒克(Ben Luckock)也表示,他不急於交易油價的復甦,當前市場仍處於供應過剩的狀態,今年餘下時間原油庫存可能增加,布油價格將跌至30美元。

畢竟,過去三個月來,隨着疫情繼續對需求造成影響,全球三大石油預測機構的前景已經惡化。國際能源署,歐佩克和美國能源信息署現在都預計,石油庫存下降的速度將比八月份要慢。

在這樣的情況下,沙特近乎絕望的警告似乎佐證了油市並不樂觀的事實。

看到這裏,不少交易員可能躍躍欲試,既然是這樣,那沙特的警告有什麼好怕的,該做空還是做空好了。確實,再罕見、再嚇人的口頭警告,也只是“口頭”警告。但是,在真的決定是否無視沙特警告之前,我們還需要解答一個問題:現在的沙特,到底還有沒有能力兌現它的威脅?

在20世紀70年代,沙特超越美國成爲世界第一大產油國,那時候的沙特只需要口頭干預就可以影響油價,油價可能隨着沙特油長的表態今天上漲,明天下跌,後天再上漲。

沙特的影響力之所以那麼大,是因爲它可能通過調整產量來改變油市的供需情況。比如在那時,雖然美國石油產量下降造成了供應缺口,但沙特可以輕鬆補上;另外1978-1980年期間的伊朗革命,1990-1991年期間的伊拉克與科威特戰爭帶來的供應缺口,沙特都能補上。

除了平衡供需,輝煌時期的沙特還能以石油爲“武器”,通過限制石油供應來打擊某個國家,或者通過增產來搶奪市場份額。2020年的油價戰,也體現了沙特的影響力,雖然結局是大家都不落好,但這也顯示,一旦把沙特逼急了,它還是有製造油市風雲的能力。

當前接近40美元的油價對沙特來說還是太低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顯示,除卡塔爾外,預計所有海灣國家今年都將保持或陷入預算赤字。沙特已是該地區最大的經濟體,但赤字仍佔GDP的11.4%,而阿曼則表現最差,赤字佔比爲16.9%。

如果油價繼續徘徊在每桶40美元左右——遠低於海灣國家的盈虧平衡水平、甚至是最低水平,將影響這些國家的債務發行,進而影響其經濟發展。IMF指出,就算是沙特,其今年實現盈虧平衡需要的油價也是76.10美元/桶,雖然這一數字明年可能降至66美元,但就算在高盛的樂觀預期中,明年升至65美元/桶對布油來說還是太高了。

綜上,雖然在以往的減產會議前後,各產油國通過口頭形式支撐油價並不稀奇,但像沙特這次一樣直接對空頭下戰書還是首次,這表明了歐佩克國家對高油價的期望更加迫切

由於當前歐佩克內部凝聚力在低油價的推動下不斷提高,如果油價真的出現大幅下滑,歐佩克+穩定市場的決心和信心還是不容忽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