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军历史上,许多将领20岁就在军队中担任要职,他们年轻但又勇敢又足智多谋,令人钦佩。

在我军历史上,许多将领20岁就在军队中担任要职,他们年轻但又勇敢又足智多谋,令人钦佩。

其中,李天佑是被彭德怀等老将军盖过章的“瓦瓦师长”,他15岁参加红军第七军,16岁当连长,19岁当司令员,20岁当师长。

抗美援朝战争中,38军在梁兴初的领导下赴朝鲜作战,获得了“万岁军”的美誉,然而,这支军队的第一个指挥官是李天佑。

我记得在《梁间》里,李云龙曾经说过一句话:“兵承熊熊,必生窝”,军队先交给谁,能调整什么,就看将军敢不敢打。

彭德怀大喊:“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在这一呐喊声中,或多或少,李天佑的军训心得已凝聚。

李天佑将军来自广西桂林柳塘圩高坡村,他来自一个小手工艺家庭。

魏国庆,广西人,将军,壮族,李天佑是汉族人。

壮族是广西的主要民族,但在广西也有汉族、瑶族、回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

李家情况不太好,他的父母养育了五个孩子,李天佑是家里第三个。

不幸的是,他小时候被欺负过,在一所私立学校只呆了两年,他就被迫出来谋生,跟着父母卖柴火、席子和竹器;

他又幸运了,他的兄弟姐妹被一个个送去领养,但他逃脱了被卖的命运,加入了一家米面店当学徒。

他参军,一方面是因为他在社会大变革下的无奈选择,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己的个性。

家境贫寒的孩子倔强勇敢。

李天佑小时候,每天都出去买竹席,在回家的路上,他遇到了一头野猪,但他仍然无所畏惧。

晚年,将军回忆起儿时的经历说:“别说是野猪,即使你遇到老虎或狮子,你也不能撤退和战斗,”

1928年,14岁的李天佑不想再被剥削,于是选择离开父母,报效国家,参军。

当时,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地方军阀长期控制着广西全境,其影响被史学家称为“新广西集团”。

军队在省内征兵,俘虏了许多壮士,扩充了兵力,加入了国民革命军,参加了北伐,以后成为红军的强敌。

然而,李天佑并没有成为李宗仁、白崇禧的战士,而是报名参加了北伐军著名将领李明瑞的部队。

他以基本的勤务兵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他能吃苦耐劳,英勇战斗,不久就被提升为一等兵,后来,他被派往由中共党员张云逸创办的南宁市教学团。

在以张云逸为首的共产党人的鼓舞下,李天佑被党组织迷住了,渴望跟党走,摆脱困难,为人民谋福利。

他的想法与李明瑞不谋而合。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共产党在威胁下退出北伐,但战争并没有停止。

深谙大义的李明瑞,知道蒋介石走了老军阀的老路,于是决定发动一支军队对付蒋介石。

1929年9月,李明瑞领导起义,起义以失败告终,有些队员选择跟随老江,有些人(包括李天佑)跟随李明瑞加入共产党。

李天佑被接受为共产党员后,在邓小平领导下投身百色起义,为共产主义事业拉开了帷幕。

他虽然年轻,但既聪明又勇敢。

战争爆发时,他带头进攻敌人;当红军更加普及时,他把真理讲得很完美;土地分割时,他为农民兄弟们感到非常高兴。

在贵州省榕江市,关于这场战役取得好成绩的报道很多,李天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张云逸说,他战争很激烈,广西军阀要死,这是他最大的赞扬。

他隶属于红一方面军,参加了长征、直罗镇战役和西征。

在湘江浴血奋战中,他率领红五师担任军团先锋,他在广西灌阳新圩与国民党两个师作战3昼夜,成功保护中央机关纵队安全渡过湘江。

三天三夜,他和战士们饿了就吃生米饭和红薯;渴了,就舀水喝。

事实上,在他参加的攻占娄山关、攻打遵义市、赤水河四渡、平兴关大胜利、四平四战等著名战役中,不难发现这样的决心。

正因为这个决心,起初上级和战友都叫他“李胆”,后来又叫他“小老虎”。

经过20多年的火药风波,李天佑4次受重伤,差点丧命。

1930年2月,红军第七军在龙安与敌人会合,李天佑的脚被子弹刺穿。

伤势刚刚好转,他参加了攻打县城的战斗,接到了攻破城防的任务,不幸的是,他的腿中弹了,同年6月,他带兵袭击百色,又伤了脚。

最糟糕的是1932年。

当时,李天佑奉命攻打赣州,他带着70多名士兵冲向城墙,但他中了三枪,倒在地上。

士兵们对他大喊大叫,毫无反应。

看着血流成河,大家都误以为他快死了。

战斗结束后,作为烈士从战场上救出的李天佑,在医生的诊断下做了手术,从鬼门关回来。

从这四起伤势来看,李天佑“敢死”,他不是熊,而是像狼或老虎,他狂野而精力充沛。

解放战争中,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三大战役中的两次,歼敌近20万人,辽沈战役指挥三万人;平津战役指挥三八、三十九军,歼灭国民党驻天津守军13万人。

在20多年的兵役生涯中,李天佑临危受命4次,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在长征中苦战三天三夜,粉碎了蒋介石在湘江以东围歼红军的企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声名鹊起;

他在东渡黄河,领导战斗,严重破坏了国民党的两个团;

他在平兴关的胜利是他的主攻,他的士气因乱吃日军而大大提高;

他在平津战役中占领了天津,敌人闻风而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他与聂荣臻、杨德志、周春泉、韩伟、钟赤兵、曾泽生关系密切,是一位友谊深厚的战友。

他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出国留学的将军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曾赴苏联莫斯科伏龙芝军校深造。

他的名字叫天佑,因为他的父母希望上帝能保护他,但他保护了中国的和平。

他于1955年被任命为将军,1957年任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58年任广州军区代司令员。

有人叫他“李司令员”,他说:“这样称呼他是不恰当的,这不符合中央赋予我的职务。

中央军委只任命我为副司令员和代理司令员,以后你可以叫我李天佑同志,或者叫李副司令员。

新华社2005年12月6日在“永垂不朽”栏目播发的《李天佑,英勇无敌》电讯中提到,李天佑将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英勇善战,为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作出了突出贡献。

结合他的生活经验,这一评价非常中肯和到位。

本文由刘明生称长征[刘尚岳]原创,欢迎关注,带您一起成长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