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以富硒爲主題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教材《廣西富硒農業生產技術》在富硒創新團隊成員共同努力下,終於問世了!”7月25日,民革黨員、廣西富硒農業研究中心主任劉永賢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這部面向農村,很接地氣的富硒產業培訓教材,凝聚了劉永賢十多年的科研成果。特別是近年來,劉永賢率領富硒創新團隊,通過牽頭實施廣西富硒創新驅動發展科技重大專項,在“服務富硒產業、助推鄉村振興”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科技服務工作。

硒是人類必需的重要元素,有機硒對40多種疾病療效顯著。目前全球有42個國家和地區共20多億人缺硒,中國已查明大約72%的國土缺硒。研究證實,當今公認的最安全、最有效、最科學的人體補硒方法是食用富硒農產品。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廣西富硒農產品種植面積累計達55.8萬畝,產量30多萬噸,產值41.68億元,帶動15萬農戶增收。

這些數據,凝聚了劉永賢及其團隊多年來的科研成果。他們致力於“政、產、學、研、用”,把科研成果轉化成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近年來,劉永賢結合廣西富硒創新驅動發展重大專項的實施,重點在桂平市等多個地區指導當地涉農組織建設一批系列富硒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其中不少基地通過自治區農業核心示範基地認定,指導企業開啓“公司+農戶+富硒產業扶貧”的創新模式基礎上創建“優管、勤管”獎勵利益聯動激勵機制,帶領貧困農戶發展富硒產業脫貧致富。

爲做好精準脫貧,發展富硒產業,劉永賢在桂平、南寧、西鄉塘、環江等地開展6場大型的富硒技術培訓,培訓一批合作社負責人、家庭農場主、種植大戶及新型農民,累計已經超1600人次。

付出總有回報。劉永賢指導生產的富硒西山紅綠茶、富硒紅黑米、富硒辣木等系列富硒農產品在第五屆硒博會名優硒產品評選中脫穎而出,榮攬8箇中國名優(特色)硒產品榮譽稱號(廣西總共11個)。他先後與貴港創建“中國硒港”區域公用富硒品牌,與南寧籌建“中國硒谷”區域公用富硒品牌,大力培育富硒產業,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顯著。

作爲民革黨員,劉永賢緊緊圍繞“三農”工作,結合專業特長,積極履行參政議政職能。他撰寫的“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的防治,打造西江流域中上游農業生態源”“關於推動廣西富硒功能產業發展”“關於加大富硒功能農業科技創新與示範體系建設,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提案”“關於創新培育新時代農村集體經濟、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的建議”等得到廣西壯族自治區有關方面的高度評價與肯定。

劉永賢說,“我是一名農村娃,大學與研究生學的都是農學專業,應該把自己的所學應用於實踐,爲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盡一份農科人的力。”

近日,以劉永賢名字命名的科技工作站即將在隆安、貴港等地掛牌,科技工作站的建成,既是榮譽,更是責任,必將爲農業高質量發展與鄉村振興插上飛翔的翅膀。( 馮敬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