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行驶在安仁县内各级大大小小的公路上,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无不平安通达、秩序井然。

安仁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素有“八县通衢”之称。地理位置特殊,县内道路多(全县公路管养里程达1250公里)、车流量大。为了铸就平安畅通路,自去年11月开展交通问题顽瘴痼疾整治行动以来,安仁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秉承“人民至上”的安全理念,紧盯“人、车、路、企、政”关键环节,多措并举全面排查治理公路安全隐患。公路养护和监测、源头隐患治理等工作在郴州市名列前茅。

危桥改建,村民自发放礼炮

9月16日,安仁县渡口乡石冲村桥上组,一座上百年的石板桥即将涅槃重生,取代其的是一座现代化的钢筋水泥桥梁。此桥俗称刘母桥,又名桥上二桥,原是茶安衡古道上的一座老桥,平日有2000村民出入。由于石板桥窄不能通车,且年久老化成了危桥,在2019年“7.7”洪灾中被冲毁,村民不得不绕道而行。经村委会申请,在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的帮助下,桥上二桥成功立项,于今年5月底动工重建,预计10月底将竣工通车。新桥长31.5米,宽6.5米,届时,人、车皆可自由通行。

“就在10天前,当桥梁的主体工程完工时,很多村民自发来请工人师傅们吃饭呢。”石冲村支书王开生告诉记者,“修桥期间,村民家家户户都送过茶水、饮料给工人们喝,大家早就盼着重建这座桥了!”

于今年7月完工的曾古桥,同样让龙海镇山塘村的村民大快人心。曾古桥也是在去年“7.7”洪灾中被冲毁的,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一面在旁边搭了一座临时人行桥供村民来往,一面抓紧时间帮助立项,重建新桥。

“搭帮桥修好了,我家的房子也整修好了,不然总是有家不能归啊。”村民王继仁感激地说。原来他家的房子在“7.7”洪灾中冲进了很多泥石流,没有机械设备无法清理,只好借住在别人家。曾古桥重建好后,挖机得以开进了村,他家的房子也很快清理好,又重新入住了。

“目前我们已经改造重建好了13座危桥,完成投资1600万元。危桥改建深受老百姓的拥护,每座桥梁建成通车时,当地群众都会自发燃放烟花礼炮庆贺呢!”安仁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主任董清光介绍,下半年还将加快启动7座危桥改造项目,预计投入资金920万元,争取春节前全部完成。

公路安防,出行有了“安全带”

“来,你们看,这段路既是弯道又是个坡,车速一快就容易冲下去。”16日傍晚,在龙海镇山塘村Y369公路上,村支书何友良向记者介绍,就在2018年5月,一个村民骑摩托车从此处冲下路旁的土坡,摔断了腿,花了1万多元医疗费才治好。自2018年10月底,这条公路旁建起了1300米长的钢防护栏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事故了。

近年来,安仁县全面实施公路生命安防工程,今年已完成72条省部计划农村公路生命安防工程,共计140多公里,完成投资1600多万元。另外,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调查、当地村组上报和人大政协提案等多形式摸排村组公路临水临崖高风险路段41处,自筹资金100多万元,安装钢护栏5000多米,为群众出行系上了“安全带”。

在永乐江镇大桥村,穿村而过的百里渠临C659公路边,早已加装好800多米的防护栏。“以前这渠道不仅让过往车辆有点担心,更让村民提心吊胆小孩的安全。”村民谭远华说,自从装了防护栏后,村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为铸就生命安全线,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还围绕各种危险路段,常态化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完成交通事故多发点段、高风险等路段隐患治理142处,新装公路标牌80块,修复损毁钢护栏524米,标划路面标线15000平方米,修补路面沥青坑槽病害700多平方米,完成水泥路面换板1300多平方,改造提质公路平交道口2处,新建桥梁砼护栏22处。

科技治超,路好人也好

安仁县灵官治超站是从郴州等地南来的车辆进入安仁县的必经之地,每天来往的车流量多达14000多辆,其中货车流量1300多辆。“有了这两套科技系统,海量的车流也不怕了。”灵官治超站站长颜新平介绍,一套是不停车车辆自动检测系统,货车从磅秤上限速慢行,5秒钟之内就可显示其车牌、重量、限重量、是否超载等信息。

“一旦发现有超载货车,我们就会立即将车引导到卸货场,按规定程序签字、卸货、处罚,再放行。”颜新平说,“对少部分不自觉走磅秤的货车,不着急,我们还有第二套科技系统,即公路卡口抓拍系统。”

据介绍,公路卡口抓拍系统是今年6月23日交警部门启用的,将治超载与超速同步进行,但凡被抓拍到的超载货车,将受到更严格的处罚。这样的治超站,安仁共有两个。有了这两个科技治超站,南北大道进出安仁的货车将“无一可逃”,使得司机“想超也不敢超”了。

科技治超,极大节省了人力,保护了公路,也方便了过往货车司机,而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更是将省力发挥到了极致。

17日,在灵官镇古铛村的G356线上,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正在施工安装中。工程于9月4日开工,预计10月底投入使用。其科技原理是通过植入路面下的石英传感器,快速测出过往车辆的重量、车牌、是否超载等信息,并且在横跨公路的电子屏幕上显示。建成后,西至耒阳、东到茶陵等县的货车信息都可及时测出。据悉,这样的非现场执法系统,安仁县明年还将再建一套。

此外,安仁县还将科技治超运用到重点企业中。在安仁县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的大门里就建有一套源头企业称重系统。每天从车间装好货物出来的货车必须从系统的地磅上驶过,系统能自动测出货车是否超载。如果超载,司机则必须返回车间卸掉超载的货物再来过称,直到不超载,才能驶出大门;否则,道闸杆不会抬起,大门口的门禁系统也不会打开。

“这样的系统我县目前有两个,下一步全县10来个大型源头企业都将建设到位。”董清光对记者说,“只有用科技治超,从源头治超,才能有效遏制超限超载这一交通顽疾,让司机逐渐养成不超载的良好习惯。”

编辑:刘娟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