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2.8公里的“草長鶯飛”,到2.7公里的“四季花海”,新與舊、城市的人文與自然、百年滄桑與摩登時尚在這裏交織。

在日前舉行的上海旅遊節開幕式上,楊浦濱江以“最有溫度的生活秀帶”成功入圍上海六大“文化旅遊推廣窗口”。今天下午,記者隨“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楊浦濱江。5.5公里濱水岸線移步易景,百年工業博覽帶已初步顯現。

楊浦濱江位於黃浦江岸線東端,被稱作上海濱水“東大門”。2017年12月,楊浦大橋以西的2.8公里濱江段公共空間對外開放;2019年9月底,楊浦大橋以東2.7公里岸線貫通亮相。

從2.8公里的“草長鶯飛”,到2.7公里的“四季花海”,新與舊、城市的人文與自然、百年滄桑與摩登時尚在這裏交織。如今,楊浦濱江逐漸從以工廠倉庫爲主的生產岸線轉型爲以公園綠地爲主的生活岸線、生態岸線、景觀岸線,昔日的工業鏽帶變成了生活秀帶。

大工業時代遺留的機器

楊浦大橋下,上海電站輔機廠西廠是2.7公里新貫通段的起點。電氣碼頭上巨型的主航架機被保留下來,“上海電氣”四個大字在藍天下顯得格外耀眼。黃色的巨大機械吊裝臂延伸到江面上,廠裏生產出來的電氣設備順着廊架運到末端,再由船舶運輸出去。

電站輔機廠前身爲創建於1921年的慎昌洋行,曾是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多的電站輔機制造企業。擁有漫長曆史的廠區如今像一個工業建築博物館,電站輔機廠東部廠區還保留着百年通用電氣老車間、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具有東歐教堂風格的核電車間……

從電站輔機廠向東繼續行走,不久便進入位於安浦路上的制皁廠區。這是一個由大大小小的化工試驗池組成的空間,集中又錯落分佈的池子給了設計師靈感,一個大膽而有趣的想法孕育而出,將這組工業遺產轉化爲以浸入體驗爲核心的主題博物館——“皁夢空間”。

“皁”夢空間定位是以制皁爲主題的景觀與體驗中心,利用百年制皁企業的污水處理池改造成精緻的載體,依託制皁廠歷史文脈故事、製作工藝流程、產品系列作爲內容,打造一個集博物展覽、手工互動和特色咖啡於一體的特色空間。

坐在沉澱池裏喝咖啡,店員送上一塊乳白色的“肥皂蛋糕”,環顧四周是縱橫交錯的圓筒狀大型輸送管道,抬頭能看見池子上方的一抹藍天,恍惚間彷彿置身於百年前的制皁工藝現場。

這裏曾見證過的到達與出發

日前,楊浦把黨建品牌項目“大家微講堂”,搬到了由楊樹浦發電廠3號煤炭轉運站改建而成的楊浦濱江黨羣服務驛站。在黃浦江的天水之間,在巨型塔吊的背景下,一場沉浸式實景黨課帶觀衆重溫70多年前電廠工人傑出代表王孝和的故事。

楊樹浦發電廠始建於1911年,1923年成爲遠東最大的火力發電廠,有着“中國電力工業搖籃”的美譽。楊樹浦發電廠具有百年曆史文化底蘊和電力工業革命傳統,在中國近現代工業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曾湧現工人運動領袖王孝和烈士等革命先烈,是名副其實的“紅色電廠”。

電廠高聳的煙囪曾被視作進入上海的標誌,留在幾代上海人記憶裏,也是上海海納百川城市精神形成的見證者。

秦皇島路碼頭,前身爲黃浦碼頭,這裏則見證了一場歷史性的出發。20世紀初,赴法勤工運動席捲全國。黃浦碼頭作爲勤工儉學的主要出發地,見證了周恩來、鄧小平等中共重要領導人從這裏踏上尋求救國真理的道路。

倉庫與棧橋連接起今昔

楊浦濱江岸線上保留了許多老廠房倉庫,如今承載了新的功能。毛麻廠倉庫始建於1920年,前身是德商瑞記洋行於1895年創辦的瑞記紗廠。1918年英商安利洋行接管經營,更名爲東方紗廠。新中國成立後,這裏成爲上海第一絲織廠,是當時全國生產真絲和人造絲的龍頭企業。

綠之丘原爲菸草公司機修倉庫,始建於1995年。它的前身可追溯到1920年由怡和洋行建立的怡和冷庫。怡和洋行是最早進入上海的外資洋行,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從外觀看它像一座廢棄的鋼鐵森林,內部卻大有乾坤,建築的中央建有螺旋式扶梯,連通着各層的展廳,直達樓頂花園。

楊樹浦水廠是中國第一座現代化水廠。1880年,英商在倫敦註冊成立“上海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並於次年在黃浦江邊購地建廠,1883年竣工。1883年8月1日,清廷總督李鴻章開閘放水,標誌着中國第一座現代化水廠正式建成。20世紀30年代,佔地面積增加了3倍,日供水能力達40萬立方米,成爲遠東第一大水廠。

水廠外的棧橋長535米,採用鋼木結構棧橋懸浮於水面上,是水廠攔污設施的一部分。棧橋以“舟橋”爲設計理念,呈現船型的結構,與建成於1883年的英式水廠建築隔江相望。短短的535米,結合江上原有的工業痕跡以及水廠的部分設施,設置了八個景點。

那些老廠房改造的咖啡廳

楊樹浦咖啡廳所在的上海船廠舊址,是輪船招商局所辦。咖啡廳三層樓高,江景盡收眼底,對岸是現代新世界,身後是百年工業舊址,時空橫跨,歷史交錯,在這裏更多了一份歷史的沉澱與工業氣質。

楊樹浦咖啡廳的一樓仍保存着當年的老式發電機。點一杯招牌“楊樹浦”咖啡,臨窗而坐,直面浦江,看船隻來來往往,江鷗在水面上盤旋覓食,憑江臨風,很是愜意。

從楊樹浦咖啡廳出發,往東沿江步行十來分鐘,便會看到一棟洋房,這裏曾是楊樹浦紗廠的大班住宅,如今已被改造成頗具情調的咖啡廳“怡和1915”。

洋房坐北朝南,改造過程中保持了建築的原貌,卵石牆面,虎皮石包角,南側入口的拱形門廊。而室內當時的彩色玻璃、壁爐、門窗和樓梯,相應的傢什物件也依舊靜靜地留在原地。

老房子因爲時間的沉澱散發着悠閒寧靜的味道,在濃郁的咖啡香氣中,時光彷彿在此駐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