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馮慧寧)"風生水起北部灣。"2008年,隨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的批准實施,歌手吳碧霞的一曲《風生水起北部灣》也在此唱響。"北部灣"的概念第一次廣爲人知地走進大衆視野。同樣在人們腦海中盤旋的歌曲裏也開始描繪着一番:"絲綢之路通向五洲四海;共謀發展揚帆起航"的未來前景。

風生水起北部灣

但其實北部灣港的經貿歷史十分久遠。中國南方沿海多山,從寧波往南的沿海地區幾乎沒有大塊的平原,唯有廣西沿海一帶有面積達數萬平方公里的連片平原。

自古以來,廣西的平原都覆蓋着茂密的植被,水土保持良好,而平原伸向海洋的沿海岸帶的軟弱岩層在千萬年的地理發展過程中被不斷侵蝕而形成了向陸地凹進的海灣。

廣西沿海平原地帶

紅河和南流江、欽江等江河順勢由此海灣入海,也不會帶入過多的泥沙,因此即使是近海水域,都形成了天然的深水港。古往今來的船舵都停靠於此,久而久之成片成帶,大海灣套着小海灣,環環相套,成爲北部灣,也是中國最大的海灣,風光美麗富饒。

北海銀灘

其中北部灣地理位置優越的廣西東南沿海一帶,擁有着平原和海灣相結合的豐富獨特的旅遊資源。欽州、北海、防城港三地憑藉着各自不同的地理特色,各司其職,共謀發展……北海之內潮平岸闊的銀灘自1991年正式對外開放以來,就成爲了北部灣炙手可熱的景點;欽州三娘灣之內多次湧現出一羣羣活潑聰明的白海豚,吸引衆多來客;海上國門的防城港依着越南緊握彼此友誼之手。

中越邊境的德天跨國瀑布

內陸平原一帶,在北部灣"4+2"的格局中,南寧成爲擴展的核心區,緊緊連接着南疆國門與濱海出口,成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極具區域性的國際化都市;中越邊境上的崇左,喀斯特地貌築起了山景秀麗的百態國門;毗鄰桂粵的玉林以典型的南國山水,蘊藏曆史悠久的商貿文化。

玉林大容山國家森林公園

廣西北部灣中三城以海灣迎客,三城以平原待客,湛藍的大海、平靜的大湖、碧綠的紅樹林、金黃柔軟的沙灘、綿延的山嶺、富足的平原,宜居宜商,待乘風起。

來源:東博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