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內瓦協議簽訂後,法國軍隊開始撤出越南。與此同時美國提出“多米諾骨牌理論”,認爲越南如果建立起社會主義國家,會在東南亞地區引發連鎖反應,使這一地區的國家逐一全部變成社會主義國家。爲此,美國開始大肆干涉越南事務,並在南越扶植吳庭豔政權,公然破壞日內瓦會議規定的政治解決程序。

一、美國對越南進行直接軍事侵略

到1961年,美國更是開始進行“特種戰爭”,向南越大量增派美軍顧問,擴大其權限,可以直接指揮到南越軍隊連、排級作戰單位,意圖消滅越共勢力,但美國的干涉並未能夠達到預期目標,反而不斷遭到失敗。

爲挽救敗局,美國決定將戰爭擴大到越南北方,1964年8月,美國宣稱兩艘驅逐艦在北部灣海域遭到北越海軍的攻擊,以此爲藉口對越南北方進行狂轟濫炸。1965年,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南越登陸,對越南進行直接軍事侵略。

二、中國向越南提供的武器援助

越南人民面臨着嚴峻的形勢,爲支持越南人民反對美吳集團的鬥爭,中國向越南提供大量軍事和經濟援助。1962年夏,越共領導人胡志明和阮志清向中國求助,中國答應了越南方面的請求,向越南提供大量援助。

與此同時,這一時期中國改變了在越南抗法戰爭時期祕密援越的做法,公開提出了“抗美援越”的口號,並給予了越南方面大量的武器支援,幫助越南裝備軍備,提高越南的軍事力量。

自1962年至1966年,中國向越南提供的武器及軍用物資援助主要有:槍支27萬支,火炮540門,槍彈20000萬發,炮彈90萬發,炸藥700噸,軍服20萬套,布匹400萬米。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武器供應上面,中國奉行的是越南優先使用的原則。這一時期中國將國內生產的絕大多數先進武器裝備援助給了越南,與之相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卻很少得到補充。

三、中國派出的支援部隊

越南方面爲抵禦美國不斷擴大的侵略戰爭不斷擴充兵力,北越軍隊人數逐年增加,這使得在後勤供應、工程施工等方面所需要的勞動力相對不足。

爲了緩解越南方面人力緊張的狀況,中國還派出大量支援部隊,擔負起後勤建設、工程施工以及物資轉運等任務。

從1965年開始,中國開始向越南方面派遣支援部隊,他們在戰爭中協助越南方面保護越南北方的領空,在美軍的狂轟濫炸中與美空軍展開了殊死的戰鬥,我防空部隊對空作戰超過2000次,共擊落擊傷敵機超過3300架,有力的保衛了越南北方人員和物資的安全。

此外,還有大批部隊投入到緊張的工程施工和後勤轉運工作中,他們搶修被美軍毀壞的交通要道,修築工事,鋪設通信線路,據統計,中國支援部隊共修建七條公路,鋪設陸地通信線路300多公里。

在這一過程中,中國部隊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傷亡人數超過4000人,犧牲者超過1000人。無可置疑,他們爲越南抗美戰爭的最終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四、中國向越南提供的經濟援助

在軍事援助之外,中國還向越南方面提供了大量的經濟援助。自1964至1970年,中國向越南提供了共計1.8億元的現匯援助。

從1965年開始,中國每年定期與越南簽訂經濟技術援助協定,確定第二年的援助計劃。

這一時期,中國對越經濟援助多采用物資援助的形式,在越南十年抗美戰爭期間,中國共向越南提供了價值超過86億元人民幣的生產、生活物資,主要包括糧食、棉花、瀝青、化肥、鋼材等。

在這一時期對越南的援助方面,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中國並未與蘇聯在援越方面進行合作,這也是中蘇關係破裂的標誌之一。

1965年美國擴大侵越戰爭並在越南直接作戰,勃列日涅夫開始逐漸加大蘇聯對越南方面的援助,並主張舉行華約和亞洲的社會主義國家黨的會議,以謀求在越南問題上採取一致行動。

但蘇聯方面的這一提議並未得到中國方面的響應,在20世紀60年代中蘇關係不斷惡化的情況下,中國對蘇聯行動的目的不能給予信任。因此中國領導人認爲,蘇聯不在反美統一戰線之內,因而拒絕了這些建議。

儘管中國拒絕聯合行動,但對於需要通過中國境內轉運的蘇聯及東歐國家援越物資,中國總是給予便利,免費承擔了蘇聯以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援越物資的過境運輸。越南抗美戰爭期間,通過中國鐵路轉運的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援越物資達到179列火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