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銜時,一位兵團參謀長被授予開國少將,但地位卻比大部分開國中將都要高,在53歲時就已經官至大軍區第一副司令,而他也是我軍中唯一一個以少將軍銜出任該職務的將軍,他是誰?爲何能獲此殊榮呢?

李迎希,是我軍中資歷較深的一位高級將領,祖籍河南,幼年時曾有幸上過三年私塾,但很快就因爲家境貧困無奈輟學,爲了活下去,他給地主老財家裏放過牛羊,打過長短工,也到縣城裏打過工,受盡了土豪劣紳和地主階級的白眼和欺辱,24歲時,我軍進駐河南,因爲受到先進文化的影響,所以,李迎希志願參加了當地的農民協會,並參與了邊區暴動,因作戰勇猛,果敢無畏,被上級推薦加入我黨。

1930年,我軍在湖北、河南、安徽邊區完成了部隊改組擴編計劃,李迎希因功出任營長,奉命到地方組建革命武裝,曾先後歷任獨立團長和師長,在全軍肅反時期,李迎希遭到了陷害被逮捕,被審查了三個月才釋放,後出任師部作戰參謀,隨軍一路北上,爲四川和陝西地區的根據地創建,作出突出貢獻,所以在我軍長征開始前,李迎希已經積功升職爲司令部作戰參謀主任。

抗日戰爭時期,李迎希因爲曾兩次被推薦進入紅軍的抗大學習,所以並未在戰場上立下多大功勞,但在1944年畢業後,李迎希就被委任爲支隊參謀長,並奉命追溯王樹聲大將到河南的豫西開闢根據地,也爲後來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在中原戰場的佈局打下了堅定地基礎,1946年,李迎希正式出任升任副師長,隨部兵發山東,在萊蕪、孟良崮等經典戰鬥中,都擔任了主攻先鋒軍的角色,至1948年,我軍解放濟南時,李迎希已經坐到了兵團參謀長的位子上,正式走上高層指揮崗位,配合司令員許世友在山東戰場上大放異彩,一戰生擒敵戰區總司令王耀武,名動全軍。

後整軍南下,參與領導了我軍解放淮海地區的戰鬥,擔任前敵指揮部的參謀長,配合粟裕大將和陳老總,指揮5個縱隊的主力軍與敵黃百韜部血戰20天,首戰告捷,又整備9個縱隊在徐州阻擊邱清泉,圍殲黃維兵團後,很快就從北面迎戰杜聿明,大獲全勝,一戰打通了,我百萬大軍渡江與敵決戰的最後通道,解放江浙全境。

建國後,李迎希因功勳赫赫出任工程兵副司令,並在1955年被國家授予開國少將軍銜,本來按照他的資歷和軍功,是完全有資格被授予更高級別的軍銜的,所以考慮到這個原因,他就被任命爲大軍區第一副司令,而他也是我軍中唯一一個出任該職務的少將,地位比孔慶德、李成芳、楊秀山等中將還要高,是真正的“低銜高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