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真相》也許拜劇名和內容所賜,很多時候不僅僅依靠語言去表達,反而用眼神去訴說情感和故事。

這部用信念之光去引領着檢察官警察律師和記者,去前仆後繼付出和犧牲的劇,很容易就被演成高大全,缺少接地氣內容的懸浮感。

爲什麼這部劇會引發那麼多人的共鳴?

是檢察官到警察,律師,記者等都在面臨選擇時,表現出普通人的掙扎選擇?

當白宇扮演的年輕檢察官,從前途一片大好到失去了女友,被關進監獄,他難道沒有一點猶豫?

當廖凡扮演的刑偵專家,從一步步瞭解案件真相,從而遇到越來越大的辦案阻力,他沒有一點點想要退後的想法麼?

還有更多普通人,在面臨選擇時,該選擇自保還是選擇勇往直前?

應該說《沉默的真相》最吸引人的是劇情情節,暗夜漫長,真相難尋,這些原本有大好前途的年輕人依然一往無前,尋找沉默的真相。

既然是沉默的真相,和暗夜掙扎沉浮感匹配,就不適合過多的臺詞表達,而是用表情和肢體怨言去展示。

尤其是每個人的眼神戲最能表現無言的訴說感。這也是這部戲的很大出彩之處,這裏就從廖凡的白宇的眼神戲爲大家解讀一下,劇中的人物性格魅力是如何一步步展示出來爲劇情服務的。

1 嚴良在現場對望李靜的那場戲 廖凡的眼神是質疑

這場戲是印象特別深刻的,嚴良和小馬一起去現場查案,張超太太李靜在暗處突然出現。

他們一邊問着線索,一邊在觀察現場。

李靜泰然自若回答着問題,似乎對自己先生的處境並不在意。

她明顯對已經遇害的江陽表示不滿,說他賭博又騙錢,人品很差。

嚴良一直聽着她說話,忽然站在暗處望向坐在燈光下的李靜,默不作聲。

倒好像是在揣測李靜的話是否真實,她會不會有隱情沒有說。

李靜明顯有點愣在哪裏,但很快不慌不忙說出了,江陽留下的書信可能是線索,說法似乎還特別張望了一下嚴良。

後來嚴良也確實找到了一本書,書中還有江陽留下的字跡,甚至是侯貴平的線索。

這樣看,廖凡的眼神戲實在很有訴說感,彷彿在問,你知道我們在做什麼,你是否告訴我們一些值得探索真相的線索?我們是來幫你的。

到底是影帝出身,廖凡的眼睛雖然不大,表情也很淡然,卻透出一種很強的訴說感和專注感,很有氣場。

2 嚴良預審張超,面無表情追問眼鏡細節,廖凡的眼神很犀利

張超的實力,在第一二集早已顯示出來。

從一開始的慌亂無助甚至有點癲狂,承認自己是殺害江陽的兇手。

在庭審現場卻有鎮定自若,吼住全場,說自己有不在場證據,眼神堅定坦然。

這樣強大的心理素質在面對嚴良犀利的追問和眼神之後,居然開始躲閃了。

這個時候的嚴良,眼神中充滿着質疑和犀利的挑戰,從看似不起眼的細節發現對方的心理弱點。

人在說謊的時候,眼神能說明問題。

眼鏡也許是張超前後判若兩人需要的道具吧,畢竟帶上眼鏡他的眼神就表現的更爲清晰真切。

這段表現力也恰恰是反映眼神在人表達內心和溝通時的重要性。

3 嚴良在汽車的十字交叉路口,從車窗望向平行世界的江陽,眼神充滿悲憫理解

嚴良是辦案狂人,也許性格不像江陽那樣熱切直白,但也曾自以爲是心高氣傲,只是在兒子去世後。他自己有在辦案中看透各種人性的複雜,開始變得陰鬱沉靜。

嚴良看似面無表情,不近人情,卻是內心火熱赤誠的。有經歷的他會比較能理解江陽的處境。

他冷靜理性的處事風格和熱情單純的江陽有所不同。

但他們有一點是一樣的,都是相信法律和公理,內心還有一把道德的秤。

正是因爲如此,作爲刑偵專家的嚴良雖然和其他一半一半的警察有所不同,辦案常常不按常理出牌,內心卻和明鏡一樣,懂得撥開表面之後的人性。

正因爲此,他在慢慢接觸到事件真相後對江陽有一種特殊的悲憫和理解。

當這部劇用特別的表現手法去呈現離開世界的江陽曾經遭遇剎車事故的那個夜晚,和今天正在緊張查案的嚴良遇見困難之後,在十字路口相遇。

這份相遇中,江陽的眼神帶着恐懼又有幾分堅定,嚴良的眼神則有着理解悲憫和鼓舞。

兩人的眼神好像一個握手一個擁抱,互相鼓舞着支持着走接下來的路。

嚴良又像是一個繼續前行的燃燈者,接過江陽手上的火把,繼續前行在未知的探尋真相的道路上。

這裏的他看似面無表情,眼神卻很有深意,似乎能看到他的內心有不捨同情和佩服。

時空交錯在眼神戲中表現的淋漓盡致。人物性格也得到了充分的塑造。

4 再來說說江陽的眼神,如何從陽光單純和遲疑謹慎

江陽的眼神和他的經歷完全結合在一起。

最初的江陽剛剛從法學院畢業,考到檢察院成爲最年輕的科長,還有一個市一級領導的女兒做女朋友,可謂前途一片光明。

這時的江陽有正義感對未來充滿希望,眼神中透着希望和喜悅,特別陽光。

在和女友說話的時候,也透露出自己歡脫的個性來。

當他陰差陽錯接到了爲調查同學侯貴平案件真相的請求,他開始慢慢變得嚴肅起來。

因爲在逐步調查中,他發現從刑警大隊到各方都有阻礙,他甚至開始受到敲窗和改動剎車的死亡威脅。

面臨這樣的威脅,怎麼能不緊張嚴肅,眼神中充滿着沉思和猶豫。

他也曾想要放棄,女友陪他一起去和法醫說清楚顧慮,希望能夠就此放下,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

這很現實,他也需要更平靜的生活。

只是,當他看到朱偉,這個被譽爲平康白雪,充滿爭議的刑警隊長立即折服了他。

就因爲朱偉的一句,侯貴平是冤枉的。

江陽心中的正義感又被激發出來,他需要這種火光的點燃,他還是不能說服自己的心去放棄。

這時的他面對朱偉彷彿一個仰慕者又好像是在發光。

這種光亮和最初的陽光有不同,那是一種內在的人格魅力,充滿着信仰和正義之光。

5 從孤獨無助到絕望平靜的江陽

江陽的目光似乎比嚴良更外放一些,從曾經的陽光到謹慎,從恐懼到堅韌,淋漓盡致。

他並不是一直堅定,在遇到自己剎車被改動的時候,在被女友勸說離開這個案子的時候,也曾動搖過,甚至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介入到案子中去。

但當他了解到案件內情牽扯到很多人,甚至可能是一起內外勾結的大案,他似乎反而褪去了猶豫和恐懼,更加堅定起來。

當他決定離開女朋友時,當他受到教授指點要遠離最開始求助他的女同學時,他反而釋然了。

生性善良的他不想拖累更多人,寧願自己一個人孤獨前行。

看似身體不如以前堅挺,眼中卻依然有光。他穿着一襲黑衣,淹沒在黑暗中,

他也有孤獨無助的時候。

最精彩的一場戲,是他丟失錢包的時候,剛從監獄放出來,唯唯諾諾好像失去了過去的意氣風發。眼神中彷彿開始有了孤獨無助感,這是他從未有過的。

畢竟花了那麼多心血查案,最後卻讓自己入獄經歷風霜。

一切都還沒有改變,涉案的壞人依然立於不敗之地。他也開始無助和慌亂。

陳明章和朱偉兩人爲他接風,卻讓他手足無措,眼神中充滿慌亂。

當他無奈接過紅包,囁嚅着等以後生活穩定了償還,卻發現丟了一個有幾百元的錢包。

就爲這個錢包,對了身份證等證件,他忽然頹然不知所措。

負重前行多年,居然被一個錢包壓垮了。其實不是因爲錢包,而是這裏面彷彿隱喻他這麼多年所做的事,沒有任何結果,就連基本的生存都需要依靠他人的幫助。

那種無助感,從他遊移的眼神還有痛哭聲能徹底的感受到。

最後的平靜是在他最後一次見記者時可以看到的眼神。

他對記者說,恐怕不能接受她採訪了,自己要離開很長時間。他還扶着咖啡,好香,那咖啡是代表着他過去美好光明的生活。

這一次他是平靜地和生活訣別了,一切都塵埃落定。

他好像堂吉訶德又好像飛蛾撲火一般,朝着光明也向着黑暗前行。

寫在後面

人性是複雜的,很多時候爲了生存生活,我們學會了口是心非。

彷彿口中說的不一定要完全真實,但大多時候眼睛騙不了人。

當一個人真誠表達時,眼睛是明亮的坦然的可以直視,當一個人隱藏自己的情緒不說出來也沒有任何動作,往往他的眼神騙不了人。

當我們在看一部劇的時候往往很容易被一個人的命運所觸動,在這部劇中最讓人折服的就是江陽的悲劇命運。

還有嚴良對他的凝視。

一個從質疑犀利到了解真相的悲憫。另一個從陽光到遲疑謹慎,最後無助和平靜。

這些都好像照在我們自己身上,如果我們是一個凝視者我們會不會深深的折服和向他學習?如果我們身在其中,我們會不會走上他的道路,還是在任何一站下車,不再追查?

正因爲長夜難明,真相才難以被發現。

也因爲江陽這樣的人很少,才越發顯得可貴。他絕望又平靜的眼神和最初單純赤誠的眼神似乎有相似之處,那就是純粹的信念之光。

今天的人們,也需要這樣的信念之光,沒事我們也可以多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眼睛。

據說作者紫金陳說過,他難得寫這種個人價值觀的作品,能夠影響很多人,他也很高興。

的確,價值觀和信念感纔是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人生,而不僅僅是一時的物質滿足。

今日話題:你最欣賞的是江陽和嚴良的哪個眼神?爲什麼?

@怡姐話人物,追劇式多角度探索應影視書人物和地域文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