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趣讀合肥】合肥地名的浪漫“色彩”——欄杆集:藍崗曾是“小香港”

地名文化的內涵,豐富而精彩。說到精彩,怎麼能缺席“繽紛的色彩”? 自從文明曙光冉冉升起,藝術帶着色彩便走進了人類社會,它們裝點着生活的每個角落,還悄悄出現在地名中……

地名是地方歷史的活化石,

是一部關於地理的人文百科全書,

它反映了當地的自然風光、資源物產、

文化習俗、社會生活等方面的歷史,

承載着當地厚重的文化和鮮明的地域特徵。

若地名中帶有顏色,

則具有了浪漫的色彩。

合肥有很多“顏色”地名,不僅給人以美好的遐想,還蘊含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在合肥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範”的今天,彰顯了多樣的廬州特色文化和無限的廬州魅力風情。

就讓我們一起開啓“繽紛廬州”之旅。

昨天問題的答案你猜出來了嗎?

TA就是:欄杆集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聽聽TA的故事

欄杆集

藍崗曾是“小香港”

巢湖市的欄杆集鎮位於巢湖、肥東、全椒三縣(市)交界處,巢湖市北部邊緣。欄杆集,歷史上曾叫“藍崗”, 明清時名聲鼎盛,是東西方向合肥至南京、南北方向定遠至蕪湖的商旅必經之地,集市貿易十分發達,是巢湖市古老的商貿集鎮之一,有“小香港”之美譽。這裏,有着美麗怡人的自然風光和綿長悠久的人文歷史。

從歷史上看,欄杆集的得名就蘊含着商品交易的內涵。據傳,欄杆集和臨近的青崗集是因很早以前此處有兩個崗頭,有人在兩個崗頭給家織布染藍和青,染藍的崗頭叫“藍崗”,別寫成“南崗”、“攔崗”、“欄崗”等同音字,後因染坊架杆晾曬染布,遠看杆林密佈,崗、杆音近,逐步演化成“欄杆”;染青的便叫“青崗”。

欄杆集的聞名,因它歷史上的機遇,因它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淵源,因它的農特產品和文化傳承。

○欄杆集歷史上曾叫“藍崗”,有“小香港”之美譽 盛利者 攝

上世紀60年代初,安徽率先推行“責任田”,糧、油、棉和各種家禽家畜等農副產品都有了較大增長,一些農民把家裏多餘的糧、油、棉以及其他農副產品拿到集市上出售,換取現金,以便購置農業生產資料和生活用品。蕭條多年的欄杆集開始活躍起來。集上有私人開設的糧、油、棉經營門面攤點,布紗行、牛行、豬行、魚行、家禽行、柴草行、糖坊、漕坊、染坊、油坊、豆腐店、木匠店、篾匠店、飯店、油炸鍋、菸酒、百貨攤等數百家,臨時上集出售自己農副產品的就更多。每到逢集,三縣交界處的老百姓帶着各種各樣農副產品蜂擁到欄杆集進行交易,整個集市熙熙攘攘,十分熱鬧,時有“小香港”之稱。

欄杆集鎮還有着很多歷史故事和遺蹟。大名鼎鼎的曹操與欄杆集有着千年的不解之緣,家喻戶曉的典故“望梅止渴”便出自於此,後來人們在故事發生地建有梅亭以作紀念,就是現在的梅亭村。村東附近的小峴山腰還有兩個自然坑洞,一個雨後積水,一個雨停即幹,被曹操就地取材用來作爲馬槽,當地人稱水馬槽、旱馬槽。當地還有一個楊玉井村,相傳村頭有口井是曹操賜名“御井”,由於該村姓楊居多,遂把村名叫做“楊御井”。又由於“御”字筆畫較繁,所以後來村名就演化成了“楊玉井”。現在此井依然存在,井口爲青石製作,內壁可見繩索勒出的道道深痕。

合肥的“紫”色地名,

這一位於合肥市西郊、

由一座座不高的山峯組成的連綿山脈。

你知道這是哪裏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