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二战时期各国陆军的单兵头盔质量,美国的M1型头盔是二战公认的质量最好的钢盔之一,美军士兵二战的阵亡率较低,很大程度上跟美军的装备的钢盔有关,美国的钢盔厚度要比苏联和德国钢盔厚度,高出三分之一,其优点就是坚固,厚重,但缺点就是普遍比其他国家的钢盔要重上许多,导致美军很多士兵在戴钢盔时都不太喜欢扣上扣子,因为扣在扣子也不等于是安全,即使敌军步枪子弹没有击穿美军的M1型钢盔,但巨大冲击力也是足够把士兵的脖子撞断,能够真正做到化险为夷的情况是钢盔被子弹打飞了士兵头颅还在,这一点尤为重要,所以二战时期美军就是利用这一点技巧在战场上作战时带钢盔几乎都不系上扣子。

M1钢盔非常实用,在美军给予盟军的装备中也是极受欢迎。它被当成煮饭锅,洗脸盆甚至当成凳子,特别是当时的中国士兵少数能拿到美械的钢盔都显得格外珍惜,总体而言比英军那顶晃晃悠悠的大草帽造型的钢盔要可靠得多。实战检验最典型的例子,是出现在美军部队中一名叫查尔斯.泰勒一等兵机枪手的身上,他刚开始以为自己是不幸的,因为他抽签成为了美军第一批冲上诺曼底滩头的登陆部队,而第一批往往代表的是九死一生,等于给后面同伴侦察下德军的火力如何,但查尔斯.泰勒一等兵,他作为一名机枪手是勇敢的,他毫不畏惧的冲上诺曼底滩头,也毫无意外近距离挨了一发德军迫击炮的炮弹,查尔斯.泰勒在被炮弹的冲击波掀开几米远之后,重重摔在了沙滩上,他觉得头部一定是中弹的,他能感觉一股刺热疼痛感,于是从容的闭上了眼睛,很快医务兵冲到他跟前替他检查伤势,解开他的头盔后发现,迫击炮的弹片是卡在钢盔之上,查尔斯.泰勒的头部尽管是在流血的,但最终检查也只是皮外伤而已,弹片并没有彻底飞入查尔斯.泰勒的头部之中。有时候人就是这么幸运,但查尔斯.泰勒的幸运所在是在于当天他戴了头盔参加战斗,没有头盔他必死无疑。

而说亚洲的日本陆军的头盔,却只能要肤浅两个字概括,日本二战的头盔分别是90式和98式,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90式了,这种钢盔采用碳素钢制作,厚度仅为1毫米,全重1公斤,1939年诺门坎战役中日本90式头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日本士兵的阵亡率,因为日本的头盔不仅质量差关键还十分的惹眼,日本关东军期初头盔上面的大五角星,是有上色的主要为黄色,这就给了苏联狙击手练靶子的机会。

在苏蒙边境一览无余的草原上,日本士兵的头盔在看太阳底下闪着金黄色的光芒,随着佐官的一声令下发起了冲锋,当时日本士兵是不管头盔性能这么样,反正冲得上勇士,冲不上壮士,最终由于诺门坎战役日军士兵的巨大伤亡,导致日本开始放弃继续生产90式头盔,并且改进后头盔称为98式头盔,其厚度增加到两毫米,主要装备一线参与作战士兵,包括甲级师团,和主要后来主要跟美军作战的海洋师团等,而中国战场日本士兵装备头盔比例只占三分之二,有一些甚至不装备。

装备98式头盔日本士兵。

日本的98式头盔整体上,要比90式头盔可靠的得多,但装备的部队也是十分有限的,这跟日本人当时作战性格有关,他们热衷于武士道的精神的集体冲锋,面对死亡毫无畏惧,特别是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士兵每到绝境,都是以自杀性冲锋作战作为战役失败的结尾的,面对这样性格军队,他们会重视头盔防御性?会在能够保命的细节上,进行最大程度上关注和改进?这样想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对于日本士兵来说就是一种耻辱,一个日本军人怎么可以为了战场能不能活命而斤斤计较呢?所以日本钢盔实际上只是他们装饰品而已,被美军和英军士兵称之为恶魔的头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从日本军人的脸上永远都不看到当战争结束时,他们幸存下来后,脸上挂着有劫后余生的笑容,不仅在真实的历史上,还是在以日本军人角度拍摄的电影中,日本对于二战战败的态度永远都是以受害者面貌,展现在了世人面前,他们总是一副可惜,不甘样子来展现他们对战争失败的态度,不管是《硫磺岛的家书》还是《永远的零》《吾为君亡》这些电影所展现出来视角都看不出日本人对发动战争失败后的一丝丝忏悔和对生命本质意义上一丝丝尊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