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光有情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首詩出自唐朝詩人孟郊的《遊子吟》,講的是天下沒有一個母親是不愛自己的孩子的,母愛是偉大的,無私的,像陽光一樣沐浴着大地,讓我們做兒女的銘記終生,母親的恩情,我們做兒女的一輩子也回報不了。

可是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愛孩子,但是他們並不擅長教育孩子。有的家長不瞭解青春期未成年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教育孩子的方法,簡單、粗暴,有時意氣用事,才導致悲劇一次次地在我們身邊發生。

9月17日,湖北省武漢市江夏一名14歲初三學生,因和同學打牌被班主任老師請家長來校協助管教,母親知道情況後,當着其他學生、以及老師的面,打了孩子兩個耳光,還狠狠地摁了孩子的脖子,之後,孩子猶豫幾分鐘後,憤然墜樓。

這個孩子墜樓自殺,家長應負一定的責任。她也爲自己不正確的、粗暴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付出了痛失愛子的代價。

家長在非常生氣的情況下,容易喪失理智。但是,逝者已逝,我們生者需要引以爲戒,教育孩子時,切不可暴跳如雷。

我們要忍住性子,慢慢來。今年暑假,在我們當地,就發生一起因爲奶奶教育孩子態度粗暴,孩子投河慘死的案例。事情是這樣的,黃昏時分,奶奶去找讀初二的孫子回家喫飯,在路上,奶奶就教訓孫子,不要一天到晚就知道捧着玩手機,可是孩子壓根兒聽不進奶奶的話。

奶奶一怒之下,奪過孫子手中的手機,扔進了河裏,當時他們回家時剛好遇到一條深水河。孫子見手機被奶奶扔進了河裏,一衝動就撲進了河塘。

奶奶已經70多歲了,也不會水,就喊人,可是天快黑了,四處也沒有人。等回到村裏找來會水的人,下水再把孩子撈上來時,孩子已經失去了生命體徵。

都說衝動是魔鬼,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萬萬不可像“一頭暴怒的獅子”。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的狀態,決定孩子的狀態。教育是無聲的細雨,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

細微到孩子小時候隨便在樓梯口扔一團垃圾,你都要俯下身子教育他撿起來,不能在公共場合隨便扔垃圾。

我們家孩子讀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下樓梯,隨便吐了一口吐沫,我讓她不要隨便在公共樓梯口吐痰,她說:怎麼不能吐?我爸爸、爺爺都在樓梯口吐過痰,我樓上的阿姨也在樓梯口吐過痰液。

我說:他們的做法也是不對的。我們控制不了別人,起碼我們可以控制住自己的行爲。然後,我給女兒講了很多道理。後來,她再也不會在公共場合隨便吐痰了。

我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他小時候學習並不好,很頑皮,經常逃學,很叛逆。

有一次考試他成績進步了,母親對他說,你還是可以的呀。媽媽的這句話,讓鍾南山覺得母親維護了自己的自尊心,原來自己並不差,也就是這樣一句鼓勵的話語,從此,讓鍾南山對自己增強了信心。

後來,鍾南山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就了自己輝煌的人生。可見,正確的教育方法照樣能使“熊孩子”成長爲國家的棟樑之才。

我們再來設想一下,如果這位母親到學校瞭解情況後,不是失去理智,而是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不打孩子 ,耐心開導孩子。我想:悲劇是可以避免的。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現象。哪個人的青春不叛逆,哪個人的青春不犯錯。

那麼家長究竟怎樣做,才能教育好孩子,並避免類似的悲劇發生呢? 建議做到這四點。

一、教育好孩子要有抗挫折的能力。

在社會上,無論遇到什麼挫折都不要輕易衝動自殺。人的生命是寶貴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自殺是對自己和家人的不負責任。

人的一生,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 挫折,有的挫折並不是自己造成的,任何一個挫折,都不值得自己付出生命的代價。在平常,家長要教育孩子有抗挫能力,人生陰晴不定,有很多意外是我們無法避免的,我們要勇敢地去面對人生的意外。

二、孩子犯了錯,不要輕易打罵孩子。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何況是處於青春期的未成年的孩子。孩子由於年齡小,社會經驗閱歷不足,很容易犯錯。

我們做家長的要看孩子犯了什麼樣的錯,告訴他犯錯的危害,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讓孩子記住。

打罵是最無效的教育方式,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孩子捱了打罵,即使口服也是心不服,如果通過批評說教能使孩子心服口服不是更好嗎?

三、家長要隨時觀察孩子情緒的變化。

一向活潑的孩子突然變得沉默寡言,這個時候家長要多關心他,開導他,鼓勵他,幫助他解決實際困難。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孩子在學校成績下降了,或是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情,與同學鬧矛盾了,從孩子的面部表情和一些言行,細心的家長的還是能夠略知一二的。

教育孩子,從打開孩子的心門開始。有的家長經常會說,自己的孩子有什麼心思也不願意向自己吐露。其實這是孩子不信任你的表現。

平常,要多關心孩子,多和他交流,瞭解孩子的興趣,業餘時間多陪陪孩子,多多引導他做正能量的事情,取得孩子的信任,這樣,他有什麼難處纔會告訴你。

四、家長要尊重孩子,不能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人物品。

一個未成年人,他也有自己的自尊心,也有自己的人格尊嚴。不能強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孩子自己決定的事事,只要是對的,就應該尊重他,支持他,保持和孩子的互動合作。

家長做錯了,也要向孩子賠禮道歉。孩子在一個充滿愛心的家庭裏,想孩子不樂觀、陽光、充滿朝氣、積極向上都難。

在預防孩子出現包括自殺在內的意外事故中,家長要擔負起一定的責任。因爲孩子是你的,打小就和你生活在一起,你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是無聲的教育,家長的行爲,在關鍵時刻也決定孩子的選擇。出了問題,受到傷害最大的依然是家長。所以,辛苦養孩子不容易,育孩子更需要技巧和方法。

家庭,是孩子最後的避風港,父母是孩子的堅強後盾。家長要和孩子建立良好和諧的親子關係,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不說傷害孩子的話,不用暴力去教育孩子,及時化解孩子遇到的難題,我想類似的事件,就不會在你的家庭裏發生的。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