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第十六屆

“美德少年”揭曉

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9月21日晚,杭州市第十六屆“美德少年”(新時代好少年)頒獎活動隆重舉行。10位同學最終獲評誠信守禮、尊師孝親、勤學創新、自強自立和熱心公益好少年,並被授予杭州市第十六屆“美德少年”(新時代好少年)榮譽稱號, 上城佔兩席,快來認識他們!

佔天予

杭州市建蘭中學

誠實守信,是他做人的準則;遵紀守禮,是他做事的風格。 他在11歲時,就從全省430多萬名少先隊員中脫穎而出,當選爲全省第七次少代會代表,並站上報告席,與團省委負責人一起,向大會作了報告。

他叫 佔天予,杭州市建蘭中學九年級(3)班勞動委員。14歲的佔天予,生長在一個奧運冠軍之家,父親兩奪奧運會金牌,所帶隊員也成爲奧運冠軍。在佔天予兒時記憶中,父親總是很忙,經常帶隊外出訓練比賽,班裏的親子活動,一次沒有參加。有次,父親終於答應參加,但活動的頭一天,又說臨時有任務,並耐心解釋道,作爲教練員,他必須到場,這是對運動員的一份承諾;作爲體育人,報效祖國、爲國爭光,這是對國家的一份承諾。隨着年齡增長,佔天予理解了父親, 也埋下了一顆“知大信、守大禮”的思想種子。

在佔天予看來,誠信守禮不是大道理,不需要轟轟烈烈,而是體現在點滴之中。

他是家庭的“小幫手”

良好的家庭教育,讓佔天予養成了禮貌待人、感恩長輩的好習慣。媽媽患有高血壓,他放學回來,總是力所能及地分擔家務;爸爸經常出差,他都會在電話裏提醒注意身體。有次,奶奶從老家來杭州住院,佔天予答應奶奶,要每天到病房看望她。但有一天,佔天予鍛鍊時不小心扭傷了腳,走路都成了困難,最後還是柱着柺杖來到奶奶病房,因爲“說到做到”是他堅守的原則。

他是班級的“智多星”

剛進初中,佔天予看到學校有許多近視的同學,心裏十分觸動,競選爲勞動委員後,向全班發出了“衛生、健康——請摘掉眼鏡”的倡議,贏得了同學們支持。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大人眼裏,“小孩保護自己不添亂,是對防疫的最大支持”,但佔天予覺得,抗擊疫情,不分大小,通過微信羣主動聯繫同學們,在班級裏發起“小手拉大手”行動,督促家人勤洗手、少出門、不聚集。

他是社區的“小雷鋒”

幾年來,佔天予堅持定期去圖書館等場所參加義務勞動,整理書籍,貢獻自己一個小公民的力量;去公共場所撿菸蒂等垃圾,爲創建美麗杭城,盡到一個小市民的責任;走進社區孤寡老人家,爲他們掃掃地、倒倒垃圾,承擔一個小居民的義務……在做公益中,佔天予真正體會到了自己的價值,懂得了生活意義。

範欣航

杭州市天長小學

範欣航,杭州市天長小學六(2)中隊中隊長,學校大隊委。她發展全面,品學兼優,是“堅毅自律、獨立自強”的榜樣:她獨立自主、成績優異,每學期都是成績全優的全能生,被評爲學校第一批榜樣星;爸爸支援青海三年,疫情期間,媽媽作爲醫生馳援武漢,她在家自主規劃和自我管理,每天按既定計劃完成任務;她熱心公益、多才多藝,酷愛閱讀習作,作文、古箏多次獲獎;她責任感強,勇擔職責,積極參與班級和學校管理,獲得一致認可。

自主學習,自我管理

疫情期間,家裏只有外公外婆和三歲的妹妹,她在家自主學習、自我管理。沒人聽寫,自己錄音、自己校對;沒人輔導,打卡上傳、錯一釘三。網絡學習,她的雲課堂筆記多達150頁,假期裏讀過200餘本書;她不僅管理好自己的學習,課餘活動也堅持有序,每天跳繩2000個,彈古箏45分鐘。寫給媽媽的信分享在學校公衆號,抗疫繪畫登上學習強國,作文《“疫”路有你》,獲得錢江晚報主辦《“疫”線面孔》讀後感大賽一等獎。

心理成長,勇於擔當

雖然父母都不在身邊,他們一個爲了對口支援在青藏高原奔波、一個爲了病人主動請戰去武漢,可家風傳承就是範欣航最好的榜樣,她學着爸媽的樣子,把家裏的責任扛了起來!外婆腰不好,疼得厲害,她學着摘菜做飯;外公擔心得唉聲嘆氣,她就下棋聊天逗他樂;妹妹吵着要媽媽,她學着像媽媽一樣給妹妹講故事、做遊戲,3月8號那天,學校倡議給媽媽塗口紅,欣航和妹妹就給外婆塗,看到媽媽在視頻裏樂開了花,卻也笑出了淚。

樂於奉獻,熱心公益

關鍵時刻能夠頂得上、分擔家庭壓力,來自於她平日的自強自立。作爲中隊長和大隊委,她不但以身作則,每學期都是成績全優的全能生,還努力帶動同學、管理班級:佈置中隊角,獲得校“十佳隊角”稱號;帶領同學義賣,爲阿克蘇地區捐書,在國旗下發起倡議……

她參加留守兒童六一節微心願、禮讓斑馬線、毅行撿垃圾等志願服務活動十餘次,今年還成爲浙江省博物館的小志願者;她愛好閱讀寫作、素描攝影,作文《“琴”有獨鍾》獲省小學生課內作文大賽一等獎,數學“綠洲杯”二等獎,古箏九級、多次演出,今年8月獲浙江省民樂演奏古箏組金獎。

範欣航的11歲,因爲這場疫情大考而變得厚重。媽媽凱旋那天,她用一個標準的隊禮迎接媽媽,因爲這代表了她對“心懷國家,自強自立”的家風傳承,也讓她明白,今天的自強自立,正是爲了長大後的責任擔當。

爲他們點贊!

來源丨 區教育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