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英國《自然》雜誌:中國科學家能夠爲全世界上課

英國《自然》雜誌9月23日社論,原題:中國研究人員擁有全世界都需要聽取的寶貴經驗

聯合國上週確認全球再次未能實現保護自然的目標。嚴峻結論已被寫入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報告。該報告來自《生物多樣性公約》,評估了參與國在實現10年前制定的20個生物多樣性目標方面取得的進展——沒有一個目標將在今年底的最後期限前實現。現在沒時間後悔或道歉,所有國家須開展更多緊急行動。一些最重大責任已落在中國肩頭——明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將在昆明舉行,爲下個十年制定目標。

中國擁有數十年研究如何平衡經濟發展與控制物種及生態損失的經驗。世界需要聆聽這些故事,全面瞭解其中的複雜性。其迅猛經濟增長使一代人脫貧,但也催生一系列環保問題,尤其加劇了空氣和土地污染。在一定程度上爲回應民意,中國有關部門已與來自國內和全球的研究人員共同努力,繪製出一條更綠色的前行之路。例如,中央和地方政府不但制定環保目標並展開試驗,還創造出監督及彙報有關進展的機制,並取得一定成功。中國的國家生物多樣性戰略還包括在全國範圍畫“紅線”。

最重要的是,中國擁有一個龐大的研究人員羣體,供職於科學院、大學、環境規劃學術機構和中國及國際非政府機構。他們一直從經濟角度努力量化自然資本和生態系統(爲民)服務的價值,從而使民衆和決策機構能更清晰地理解大自然。

《自然》雜誌對明年參會的衆多國家代表團採訪顯示,所有代表都希望昆明會議取得成功,使各國匯聚一堂並就有意義的目標達成協議。中國科學家對國家的自然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發揮着核心作用。對於尋求答案的世界各國來說,什麼有效、什麼無效的集體經驗將提供至關重要的學習機會。中國的寶貴經驗能夠爲全世界上課。

文:丁玎譯

責任編輯:張玉 SN23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