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創維想讓彩電擺脫低價魔咒,但它能讓消費者集體接受嗎?

記者 | 林騰

隨着創維一次次發佈高價的電視,這家老牌的公司,正成爲了彩電行業的異類。

9月23日,創維發佈了8K電視產品Q71,65英寸和75英寸的售價,分別爲12999元和19999元。這是創維在OLED高端電視領域進行激進探索之後,再次對8K高端電視發起的猛攻。

“今年到現在,雖然其他對手大幅度虧損,但我們電視業務在保持規模的基礎上依然是盈利的,也不參與價格戰。”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首席品牌官唐曉亮對界面新聞記者說。

創維集團的半年報顯示,1-6月創維集團實現營業額159.79億元人民幣,毛利額達30.86億元,毛利率爲19.3%。未扣除及已扣除不具控制力權益之本期未經審覈利潤額分別爲5.73億元及3.91億元,同比增長64.66%與116.02%。  

在上半年疫情等影響下,創維集團的財報逆勢增長。雖然創維官方並沒有公佈高端電視的具體貢獻,但按照唐曉亮的說法:“創維的高端電視利潤貢獻很大”。

8000元以上的電視產品,在電視行業被定義爲高端系列。過去數年時間,彩電行業深陷價格戰的惡鬥當中,隨着樂視,小米等互聯網公司的攪局,大量5000元以下的彩電成爲銷售的重點。

更關鍵的地方在於,隨着低價的不斷沖刷,絕大多數電視行業消費者,習慣了低價電視的現狀。

創維想要改變這種現狀。

2018年,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維-RGB)任命王志國爲董事長。這是創維歷史上首個80後董事長。

王志國上任後,採取了一系列“逆行”措施,比如在利潤本已不高的電視業務中,投入大量的資源押注OLED屏幕,提升售價,開啓高端定位。

“電視的主要視覺部件是屏幕,使得屏幕成爲電視主要溢價的標誌。電視的創新都是小範圍的局部創新,沒有從交互、內容、應用、外設等多維度進行系統創新,這種改善就無法溢價,無法被消費者感知。”王志國說,沒有溢價,導致電視長期沒有利潤研發。

按照創維的設想,華爲已經利用技術和品牌優勢,改變了低價國產手機之路,電視行業是時候學習手機行業做出改變。創維的學習對象正是華爲。

2019年,華爲正式進入電視行業,並提出了“智慧屏”的概念。雖然勁敵來臨,但創維方面卻多次表示,歡迎華爲,希望華爲改變低價電視狀況。

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創維先後緊緊圍繞OLED、8K、5G等新技術推出高端產品,並試圖在行業裏引領電視的技術風潮。

以OLED爲例,創維聯合了LGD作爲屏幕提供商,在國內搶佔市場。去年,創維還提出了“每兩臺OLED電視,就有一臺是創維”的口號。根據奧維雲網數據統計,創維OLED電視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62.5%。

創維的策略變得非常明確,一方面維持如今的電視銷量規模作爲基本盤,另一方面則是大規模投入,向高端挺進。

“現在電視行業銷量兩極分化,低價產品很多人買,但是高端產品也有相當的份額,消費者開始變得越來越成熟。”唐曉亮說。

目前其在產品上主打四個系列,分別爲W、S、Q與G。其中,W系列是尖端電視,側重形態上的突破。S系列是旗艦電視,側重顯示能力上的突破,全部採用OLED屏幕。Q系列是高品質電視,採用LCD屏幕,G系列則是最基本的系列,定位爲國民電視。

唐曉亮舉例,3萬元價格的W81系列,僅僅開賣8個多月,銷量就已經達到W系列以往型號整個產品生命週期銷量的30-40倍,從概念產品變成了主銷產品。“GFK的調研結果顯示,中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8千元電視的首選率創維達到了三成,以前是兩成以下。”

從過去一年多的運行結果來看,創維的精品和高端策略的確收穫了些許成效,但作爲一家依賴上游核心器件的公司來說,如何保持核心技術的競爭力及穩定的品牌溢價,將是高端策略向前邁進的最大障礙。

畢竟,每一項電視屏幕革新技術成熟之後,虎視眈眈的行業玩家們,很可能再次重演價格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