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曾有齊白石,餘墨猶存人世間。

要問餘墨哪裏買?上海松江大學城!

20世紀20年代北京榮寶齋南紙店

榮寶齋是一家馳名中外的經營文房四寶的老字號店鋪,迄今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

榮寶齋前身是創建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松竹齋”,至清乾隆年間,在北京琉璃廠一帶成爲頗具影響力的老北京南紙店——專門經營筆、墨、紙、硯等文房用品店商店,“南紙店”,是舊時老北京人對於這一類店鋪的統稱。

1894年取“以文會友,榮名爲寶”之寓意,更名爲榮寶齋,也爲後來發展木版水印事業奠定了基礎。後來1933年至1934年間,魯迅與鄭振鐸先後委託榮寶齋出版《北平箋譜》和重刻《十竹齋箋譜》後,兩部箋譜印製成冊出版之後,在當時的知識分子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更傳至海外,榮寶齋也因此名聲大振。但由於彼時的社會環境和政治局勢的複雜,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時,歷經11年的抗戰之後,根基深厚如榮寶齋,也瀕臨破產的邊緣。

20世紀50年代,周恩來總理、陳毅元帥將木版水印《簪花仕女圖》作爲國禮贈送給緬甸總理吳努

榮寶齋於1950年實現公私合營,應該算是中國解放後第一批實現公私合營的老字號之一。當時,國家出版總署投資5萬公斤小米(摺合人民幣舊幣約9000多萬元)接辦了榮寶齋,由侯愷出任經理,王仁山(榮寶齋原責任經理)爲副經理,組成有私方參加的黨、政、工、團領導機構,並將總署木印科的人員和榮寶齋合併一起,共有員工八十餘人。而爲了能夠與舊榮寶齋進行區別,侯愷更請到郭沫若重新題寫了”榮寶齋新記”匾額。

郭沫若題“榮寶齋新記”

榮寶齋正面匾額爲郭沫若所題

這是,榮寶齋從一家民營老店蛻變爲國企的大致背景。但是,除卻對於榮寶齋的文房四寶和木版水印生意的認知,很多人知道榮寶齋,大抵還是與榮寶齋關係很好的一衆中國近現代著名學者與藝術大師有關。其中最重要者,莫過於齊白石。

但凡是個中國人,不管是50後、60後、70後,或者80後、90後,對於齊白石這個名字都絕不會陌生。這個近現代中國畫大師,1956年的國際和平獎獲得者,不僅藝術造詣卓絕,更是個非常有民族氣節的藝術家。而齊白石自五十七歲定居北京開始,至其1957年病逝,與榮寶齋有將近40年的深厚友誼。

那究竟,齊白石與榮寶齋直接的關係是如何的,這裏分享兩個小故事吧!

齊白石(1864-1957年)

齊白石的“心病”

只有榮寶齋能“治”

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北平落入日軍手中,就此開啓了長達八年的政權淪陷生涯。隨後北平的各路漢奸在日本軍國主義的扶持下粉墨登場,當時人民的生活極其艱難——據史料記載,在彼時的北平城中,莫說大米,很多人家連小米都很難找到,小米幾乎成爲當時北平城中百姓眼中非常珍貴的食物;而到1942年冬天的時候,北平城內更爆發了饑荒,城裏每天平均約有500多人因飢餓而死,數據統計最多時,一天的死亡人數竟有2000餘。更可怕的是,在缺衣少食的情況下,物價還不斷飛漲。從1943年春開始,北平城內的煤價一路攀漲了近100倍,柴炭的價格也翻漲了90倍以上。

日僞統治下的北平

而彼時的齊白石,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他不願與日本侵略者或漢奸有任何往來,卻無奈這些人就是喜歡他和他的作品,頻頻登門拜訪。怎麼辦呢?蒼蠅總在身邊飛,可生活還要繼續啊!於是他選擇了閉門不出,更親筆書了“白石老人心病發作,停止見客”的紙條貼於大門上,並在旁側備註:“若關作畫刻印,請由南紙店(榮寶齋)接辦”。事實上,齊白石並沒有心臟方面疾病,只以此爲藉口表達對侵略者及喪失民族氣節之人的鄙夷態度及自己的民族立場。

他每天自己呆在屋內照常刻章做印,只要是榮寶齋的人上門,每次取畫總是十幾幅之多。當時齊白石還曾對一個上門取畫的榮寶齋夥計說:我那“心病”二字是有深意的;至於那個旁註,就是告訴人們,要買畫找榮寶齋,由他們來與我打交道。從這一件小事也可見,齊白石對榮寶齋的信任。

齊白石“祕密”防僞,

從不將榮寶齋當外人

喜歡齊白石,並且關注二級市場的朋友應該知道,齊白石的作品是藝術品拍賣市場的重災區,只因爲市場上“他”的作品質量良莠不齊,假畫氾濫,致使拍品成交價格浮動頗大。而山寨和假造他的畫,在齊白石生前便屢見不鮮,這也令他最爲惱火的事情之一。於是,他爲此特意刻了一方圖章:“吾畫遍行天下,僞造居多”,以此告誡買他畫作的人要謹防假冒。

但,山寨好辨,高仿咋辦呢?齊白石爲此也是煞費苦心。

有一次,榮寶齋的侯愷經理到他家去拜訪,發現了他的一個“祕密”——齊白石作畫常常是流水作業,形同的題材,一次同時畫好幾幅。比如畫蝦先畫蝦頭,於是他便一次把每一幅的蝦頭都畫上,然後才依次給每一幅畫蝦胸、蝦身、蝦尾…依次類推到最後一道工序。就這樣,一次作畫結束,幾張畫便都畫好了。某天,齊白石“晨興一揮”,畫好了幾幅蝦。等榮寶齋的經理抵達時,有些已經用夾子晾在鐵絲上,有的擺在畫案上。

他一邊招呼經理坐下,一邊繼續往畫上蓋印章。蓋完圖章之後,只見齊白石捧着畫走到一個櫃子前,自腰間拿出鑰匙,打開櫃門將頭伸進去,然後揭開一隻陶瓷盒子,將盒中的硃砂粉在已打好印泥的圖章上,來回抖動抖動再倒回瓷盒內。頓時,畫面上圖章位置的硃砂粉就凸顯出來了,從側面看成了一個“立體圖章”。撒完粉鎖好櫃子之後,他轉頭對榮寶齋的經理說:“他們盡仿造我的畫,要鑑別真僞,從圖章上就看出來了。我曾用過鋼印,可是鋼印也能造假。這種辦法,外人都不知道,也不讓別人看到。”這句話的言下之意就是,榮寶齋是自己人。

齊白石與榮寶齋的工作人員

幾十年的緣分,誰能

比榮寶齋更知道“齊白石”

當然,齊白石與榮寶齋的故事還有很多,最廣爲人知的比如“要喫橘子到榮寶齋去買”、“我看不出來”等等。齊白石晚年的時候,清晨起牀喫過早飯稍作休息,養養精神,走到畫案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問有沒有榮寶齋的訂單?如果有,那麼每天清晨白石老人的第一張畫就是畫給榮寶齋的。如此情誼,不管是在那個年代還是今天,都是叫人動容的。由此反過來也可以說明,大約除了專業研究齊白石的學者,沒有誰(哪個機構)可以比榮寶齋更真切貼近生活的,且成系統性地瞭解齊白石和他的畫作了,尤其在防僞鑑真方面。

20世紀50年代榮寶齋員工與白石老人在一起

而對於收藏鑑賞而言,最重要的必修課,當然是看盡可能多的真跡,浸染藝術審美和涵養的同時,最關鍵是“練眼力”。關於這一點優勢,在全球恐怕除了進入博物館系統工作外,只有榮寶齋能做到這一點:自20世紀20年代開始,齊白石便與榮寶齋進行了合作。當時,齊白石剛定居北京,因其出身“低微”和在藝術上的刻進求新,遭到了老北京不少舊文人的抵制和排斥,處境頗爲艱難。卻是榮寶齋獨具慧眼,把他的畫掛在店堂中最顯眼的地方,並通過許多努力,使他的畫逐步爲人們所賞識以至推崇備至。到齊白石1957年病逝,其與榮寶齋到合作,將近40年!也是基於彼此的信任和幾十年的合作緣分,榮寶齋幾乎藏有齊白石各個時期創作的繪畫、法書、印章、手札等數百件作品。

最具代表性的比如今年“北京榮寶2020春拍”方以1.2995億元成交的《花草工蟲冊》;創作於1908年的《工筆草蟲頁》——1902年到1909年間,歷時八年,齊白石共遊覽了中國十一個省市,每及益處便畫一幅奇山異水畫,間或有些工筆草蟲;當然,少不了的還有齊白石衰年變法時期的紅花綠葉式的大寫意花鳥畫......如此珍貴的珍本手稿,不僅是國內外研究齊白石藝術成就的珍貴資料,也絕對是“練眼力”的不二之選。

北京榮寶2020春拍,榮寶齋舊藏齊白石《花草工蟲冊》以1.2995億元成交,成爲本季拍賣唯一的億元書畫作品

齊白石 《工筆草蟲頁》節選 1908年

齊白石 葡萄蝗蟲 1920年

畫家簡介:

湯發週年少時曾叩拜齊白石最疼愛的小女兒、著名國畫家齊良芷女士爲師。齊良芷女士親授湯發周國畫、篆刻、書法、爲其起筆名子海,號少白,並贈“白石山堂”墨寶一幀和“白石傳人”“少白”,印章各一枚。親得畫壇巨匠家傳真諦,後在齊良遲、齊良末、郭秀儀、齊秉正、王硯方等衆多齊派大師的指點下,畫藝在繼承的基礎上發生質的飛躍,其筆下百態千姿的墨蝦,活靈活現,趣味盎然。他擅長畫魚、螃蟹、壽桃、蝴蝶、蜻蜓、蟬、小雞。吸衆家之長,將大寫意花鳥與工筆蟲鳥草有機融匯。並將白石老人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貴在傳神”的境界作爲畢生的追求。

先生他喜讀書史,略曉古今之事,頗舒已懷,日三省而知不足。現爲中國齊白石紀念館特邀畫師,齊白石美術館終生簽約藝術家,上海齊白石研究會會長,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齊白石藝術基金投資人,齊白石品牌聯盟祕書長,齊白石書畫藝術研究院首席戰略官,齊白石書畫大數據鑑定專家,遼寧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少林禪拳書畫院副院長,風水周易研修院特邀畫師,齊白石傳人書畫社社長,河南齊白石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創辦人,華中地區河南區域齊派創新繪畫藝術培訓基地總監,中國建設報河南記者站記者,華中地區齊派書畫展銷基地總負責人,專門研究“齊派”技法近十年,其中以“畫蝦“造詣最深,先生筆下的“蝦“靈動活潑,栩栩如生,神韻充盈,用淡墨擲筆,繪成軀體,浸潤之色,更顯蝦體晶瑩剔透之感。以濃墨豎點爲睛,橫寫爲腦,落墨成金,筆筆傳神。爲此,齊良芷女士特爲他的作品制定潤格和作品集作序。

05:10

如果喜歡少白公子的文章,請繼續分享關注我們,將是對少白公子最大的鼓勵!少白公子在此有禮了。;另外,齊白石真跡展暨齊派國畫傳世真跡品鑑會正在進行中,歡迎登陸品鑑收藏:齊白石傳人書畫網。

注:以上圖文節選自講座《少白公子趣說齊白石》 主講人:湯發周

庚子年 【鼠年】記於華東上海中國齊白石書畫院(上海浦東分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