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秋分有哪三候?元稹和“謝蝴蝶”的詩詞,哪首更能打動你?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它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說,晝夜均等,過了這一天,夜開始長於晝;一是說,天氣開始逐漸由熱轉涼。

《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就是這個意思。  

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爲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意思是,一候的時候雷聲已經不像夏天那樣震天響了,開始收着聲音了;二候的時候蟄蟲都開始築巢回洞了;三候溝渠江河裏的水都慢慢乾涸了。  

詠廿四氣詩 秋分八月中(唐 元稹)

琴彈南呂調,風色已高清。  雲散飄颻影,雷收振怒聲。  乾坤能靜肅,寒暑喜均平。  忽見新來雁,人心敢不驚?

這是唐代詩人元稹的一首五言律詩。詩人在秋分這一個特殊的時節,有所感悟,寫下了這首詩。

撫琴彈起古老的南呂曲調,那悠遠的琴聲,伴隨着漸濃的秋意,已經飛上高高的天空。看着那多多潔白的雲朵,獨自在空中飄搖而去,偶爾有雷聲陣陣,但是已經不再像夏天那般容易震怒了。在秋分的這一節氣,彷彿天地間都肅靜了一般,寒氣和暑氣都達到了均衡,不想再分個你高我低了。忽然看到天空飛來一排排的大雁,開始往南方去過冬了,預示着寒氣即將來臨,人們的心裏怎麼不擔憂和驚怵呢?

能看出詩人寫這首詩的時候,開始還是比較輕鬆的心情。撫琴看着高空、白雲,聽着琴聲遠去,雖有雷聲陣陣,已經不像夏天那樣厲害了,但當他看到一羣大雁飛來的時候,心有所思,多次被貶的經歷讓他有點心灰意冷,大雁南歸還有回來的時候,自己卻被排擠,終不得志,讓人心寒!

點絳脣 (宋 謝逸)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素練寬衣,仙仗明飛觀。 霓裳亂。銀橋人散。吹徹昭華管。

謝逸,北宋文學家,江西詩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與其從弟謝薖並稱“臨川二謝”。與饒節、汪革、謝薖並稱爲“江西詩派臨川四才子”。 曾寫過300首詠蝶詩,人稱“謝蝴蝶”。他的這首詞,讚美了秋分時節的景色,讀起來沁人心脾。

金秋時節,恰逢秋分,滿眼金燦燦的顏色,伴隨着清風冷露,秋天已經過去一半的時間了。清冷的月光傾瀉而下,空氣裏都是桂花飄香。穿着一身寬鬆的白色衣服,揮舞白練,翩翩起舞,彷彿天上的仙子一般。那霓裳因爲舞動而變得凌亂,銀河上的橋早都散了,只剩下昭華管吹奏的樂曲經久不散。  

兩首秋分詩詞,大家更喜歡哪首,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