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在第九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就支付产业的数字化发展进行了分享。

他表示,我国在支付产业数字化进程上不断提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以央行数字货币为例,数字人民币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运用新技术对M0的数字化,旨在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通用性的技术货币。目前数字人民币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正在进行内部的封闭测试。

而就在不久前,范一飞在《金融时报》上发表《关于数字人民币M0定位的政策含义分析》,深入地分析了数字人民币的定位和规划。

其中强调了数字人民币的M0属性,央行发行数字人民币的中心化管理地位,以及仅商业银行对数字人民币有“兑换”服务的能力。

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主管金融杂志《中国金融》第17期发表文章《中国法定数字货币发展新机遇》称,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就开始了对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2017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正式成立,截至2020年4月,已为数字货币及其相关内容提交22件、65件、43件专利申请,涵盖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应用的全流程,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已完成技术储备,具备了落地条件。

今年5月,央行行长易纲表示,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创新、实用原则,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检验理论可靠性、系统稳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场景适用性和风险可控性。

这也是近来监管对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动态的首次确认,截止目前仍无变化。因此,目前来看数字人民币的正式推出并没有准确的时间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