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垚需要不斷測量確保技術誤差 受訪者供圖

“多少?多少?”“誤差不到5毫米,成了!”9月15日,在中建二局三公司華南分公司鵬城雲腦項目現場,鋼結構技術員姜垚聽到測量員報的數據後,他握緊的手放鬆下來,“施工的鋼結構體量大,要求的技術精度又高,大家一直以爲做不到這麼小的誤差,沒想到這硬骨頭總算啃下來了!”姜垚心裏感嘆道。

鵬城雲腦項目位於深圳南山區,是純裝配式工程,總工期僅60天。此項目建成後可提供不低於1000Pops的AI算力,將推進我國自主核心技術的發展,提升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AI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該項目建設標準很高,爲打贏這場新基建攻堅戰,公司組建了“鵬城雲腦青年突擊隊”投身項目建設,姜垚任青年突擊隊隊長。曾參建過榮獲國家鋼結構金獎的深業物流中心項目,作爲青年骨幹人員的姜垚,不曾想,他進入該項目第一天就遇上了難題。

“爲了安裝110個預製化模塊箱體,項目需要1天內在機房樓安裝90個預埋件,每個預埋件頂端爲一塊3釐米厚的鋼板,預埋件中最重的近300公斤,最輕的有50公斤,技術誤差不超過5毫米。” 姜垚說,精細化的工作撞上“刻薄”的工期,他決定“泡”在現場做方案。

方案計劃將每個預埋件的支撐架體延長後切割,最後預留部分進行精細化打磨。但問題又來了,姜垚在製作樣板中,發現單個支撐架體切割打磨需要45分鐘,且打磨不穩。這時,有圍觀的工友說:“在四個角調就好了,搞那麼長又不好放。”姜垚被點醒,點焊速度快能保證工程進度,材料甚至可以用鋼筋廢料。經過進一步完善,項目最終決定在支撐架體四端添加廢鋼筋頭製作的倒“L”形的角鋼焊接在腳架與鋼板間,“L”字豎端與腳架焊接相連,橫端與埋件頂端鋼板焊接相連,給水平差調整預留充足空間。

施工時,姜垚需要不斷測量確保技術誤差。以一個預埋件爲例:每個預埋件的支撐架體有4塊角鋼,第一次切割時要測量這4個點,放上埋件後,要對鋼板中心點及周邊4個定點進行測量,在焊接角鋼橫端與埋件頂端鋼板時,爲避免焊接出現誤差,每塊角鋼同樣需要用標尺校隊焊接;埋件與架體全部焊接完成澆築混凝土後,需要對澆築後的埋件進行最終測量,“一個埋件完成所有施工工序需要進行22次測量,90塊埋件就需要1980次測量,並且這個理想化數據需要建立在每一次切割、焊接、澆築都沒有差錯的前提下,無數次不厭其煩的測量,都藏着中建人的匠心與堅守。”姜垚說。

編輯:蘭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