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曾說:“在你的人生中,無論遇見誰,都是生命中該出現的人,對方一定會讓你明白一些道理。”人生無常,無有定法,不如意事常八九。凡事想得太複雜,就如同手握得越緊,東西越容易碎,所以別想太多,不然頭會疼,心也會累。

佛家講,當一個人覺醒後,就會發現,世間最可怕的人,不是小人,也不是壞人,而是無明的人。“無明”的意思是說,自己不知道自己是無知的,甚至相信自己是對的,而且聽不進別人的勸告,因此,無明的人,是最可怕的。

能夠破除“無明”的黑暗,這樣的人就是菩薩。我們普通凡夫或多或少的都會有些無明習氣。我們的智慧還達不到究竟的圓滿,當遇到逆緣,遇到小人,就不可能用圓滿的方式處理,師父曾告訴我:當生活中遇到逆緣,有小人破壞,自己心中默唸2句話,便可佛光普照,隨緣化解。

第一句、一切惡緣皆有因果,要學會用忍辱化解。

人生只有接受才能順,對立只會產生更多的障礙。佛教講忍辱波羅蜜,遇到小人破壞,正是自己修“忍辱波羅蜜”的好時機,這也是檢驗自己修行功夫的時候。所以說,遇到小人,要學會用忍辱去化解。古語云:氣是無明火,忍是敵災星。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海灘上,有兩種甲蟹,一種脾氣易怒暴躁,不團結;另一種十分能忍,任憑誰挑釁,一動不動。經過千百年演化,易怒暴躁的甲蟹數量越來越少,瀕臨滅絕。另一種善於忍耐的甲蟹,越來越多。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暴躁易怒,傷己損人;和善忍辱,益己善人。

縱觀歷史,看那些能忍的人,都是有大智慧的。如越王勾踐,屈膝投降,忍辱負重,不忘國恥,勾踐回國後,自強不息,勵精圖治,最後大敗吳國。西漢名將韓信,遭衆人羞辱鑽褲襠,他的一時忍辱成就了日後的自己,如今被後人敬仰。

俗話說:“萬事得成於忍,與其能辯,不如能忍。”一切善惡因緣皆有因果,當遇到惡緣的果報,能夠忍辱又會形成另一種因,把惡緣忍過去,善緣就會現前,這個道理不可不知,因果報應並不奇妙,只是世人缺乏知道,這也是一門大學問。

第二句、小人是來度化你的,是逆境中的貴人。

我們要透過現象看因果,對於修行人來講,需要經歷過無數大劫之後,才能覺悟成佛。無魔不成佛,沒有磨難的歷練,別說成佛了,就連最基本的生活,都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華嚴經》中講:“一切諸報皆業生起,一切諸果皆從因生。”

真正能把生活中所遇到的小人,當成是度化自己的善人,自己的境界馬上就提升一個層次。人生種種皆是因緣,無緣不聚,無債不來;遇到逆緣,隨緣消舊業;遇到善緣,更要加倍珍惜。總之,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