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座山,山裏有座廟,廟裏有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講的是從前有座山……

這個故事,不知道多少人小時候被套路過。

其實不丹人也很愛講故事,口頭禪也是從前從前,用不丹語就是嘿瑪嘿瑪……

嘿瑪 嘿瑪

Hema Hema: Sing Me a Song While I Wait

導演宗薩欽哲仁波切,是不丹藏傳佛教薩迦派的喇嘛,第三世欽哲傳承的主要持有人。

除了研習佛教哲學,他本人也很癡迷電影。

13歲時,第一次看到電視,從此就被影像所吸引,“電影可以視爲現代的唐卡。”

《嘿瑪嘿瑪》之前,已經完成了《高山上的世界盃》、《旅行者與魔術師》、《祝福》三部作品,被譽爲“最會講故事的喇嘛導演”。

其中,《高山上的世界盃》在第4屆釜山國際電影節上大放光彩,令世界第一次注意到不丹這個地圖上很難找尋的小國家。

影片一開場,迷離的燈光下,周迅扮演的酒吧女穿過形形色色的人羣,來到洗手間。

確認四下無人後,掀起裙子,拿出那疊藏在絲襪下的錢,一張張清點完之後,又心滿意足地擱回去。

以此爲引,故事開場:

每隔12年,在喜馬拉雅山腳下的森林裏,會有一場爲期兩週的神祕集會,所有與會者都是祕密收到邀請。

不論男女,與會之前,都要換上統一的上衣和裙子,戴上面具。

全程禁止說話,只准點頭、搖頭,或比手語回答,盡一切所能遮蔽掉自己的個人信息。

在這裏,藏匿身份是一種力量— —

你來這裏,是爲了發現自己到底是誰,如果沒人知道你的身份,你會做出什麼樣的事。

然而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不是每個人都很聽話。

總有人在挑戰規則,或是偷偷說話,或是設法確認某人的信息,或是趁着這個機會,讓眼中釘從此消失。

沒有了身份的束縛,可以爲所欲爲,人們的慾望也被就此放大。

晚上,當大家圍着篝火跳舞,男主和一位戴着紅色面具的女子不斷互動,身體無意間的觸碰,撩動了男主的情慾。

有一對夫妻,趁着集會的神祕氛圍,模仿偷情的感覺,盡情地發泄着自己的情慾。

深夜,在大家都進入夢鄉時。

或是集體活動期間,偷偷跑出來。

即使是大庭廣衆之下,也沒放過任何機會。

殊不知,這些都被男主偷偷地看來眼裏。

這之後,最初那位戴着紅色面具的女子又幾次出現。

和別的男人調情。

在河邊洗澡。

當紅色面具的女子終於向他勾起手指,男主心中的那團火被徹底引燃。

只是這時,召集集合的鼓聲響起,兩人不得不趕去集會。

沒想到,那對經常調情的夫妻突然靈機一動,決定換一個面具。

當男人脫下面具的一瞬間,梁朝偉終於露出了面孔,帶着一絲壞笑。

而女人換上的面具,恰恰和幾次撩動男主情慾那女人所戴的面具,一模一樣。

所以你懂,男主錯把別人的老婆當作自己發泄情慾的對象,當對方的愛人一路追來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雖然影片設定的是與世隔絕的環境,但撩動俗世慾望的痕跡,卻無處不在。

像是帳篷裏的酒。

帳篷後面的那些不可描述。

這不是一個清心寡慾的所在,卻反而將那些藏在身份之下的隱匿慾望,被肆意放大。

包括女人戴着的紅色面具,那本身也是象徵慾望的一個符號。

尤其諷刺的一點,當男主24年後再次回到這裏,曾經古老的儀式,被迷幻的電子音樂取代。

人們盡情歌舞,規則雖然還是規則,一切卻全沒了當初的模樣。

章子怡評價這部電影:

這部影片是我們時代的隱喻。在科技浪潮的背後,影片運用不同的面具,將其中角色與人性最初的本能和情緒重新勾聯。

那些面具,就像是身處網絡時代的我們,那一個個標籤代號,也許面目身份可以被隱匿,內心永遠不會。

因果報償,自己騙不了自己,一旦鑄下,就是永世的枷鎖。

如同影片開頭所說的:

隱匿身份會使人上癮,也會令你膽大妄爲,所以從現在起,下半輩子就要小心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