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薩達姆這個人爭議性比較高,但他的領導能力還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的,不然也不會成爲伊拉克的領導人,並給家底雄厚的美國帶來嚴重的傷害。在海灣戰爭爆發時,薩達姆曾提議將800架戰機全部埋進沙漠,這個舉動可以說是非常高明瞭。

薩達姆不愧被稱之爲"中東梟雄",時至今日那些戰機還有被未挖掘出來的,在當時那個動盪搖擺的年代,薩達姆沒有選擇和美國硬拼,而是明哲保身,保存實力,尋找時機東山再起。薩達姆掌握政權以後,伊拉克的各方面實力都迅速上升,經濟水平越來越好,武器也越來越先進,甚至曾經因爲軍事實力強大而位列全球第七。

伊拉克越是強大,美國就越是憂心,尤其是在經歷了"911"事件以後,美國可以說是草木皆兵,已經對正在逐步強大起來的伊拉克感到非常忌憚了。當美國正致力於提升自己的時候,伊拉克多次對美國做出不利舉動,這讓美國原本猶豫的心變得堅定了許多。

伊拉克對美國權威的挑釁讓美國找到了"合理"出征的藉口,美國順勢在伊拉克發起戰爭,戰爭還沒持續一個月,伊拉克首都就被攻克,看來伊拉克的實力還是和美國有一定差距的。

衆所周知,伊拉克的發家致富依賴的是石油,伊拉克以此獲取利潤來發展其他領域,比如引進大量先進的戰機,漸漸綜合實力得到了提升,一舉成爲中東最強的國家之一。即便如此,伊拉克的百萬大軍也沒能比得過英國的5萬士兵外加美國的19萬士兵。

在這種力量對比中,美國的高科技武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美國的強大經濟也起到了關鍵效果,據悉美軍平均每天的消耗在9億美元,幾千架戰機狂轟濫炸,所以纔在短時間內打贏了這場戰役。

伊拉克戰爭的失敗與薩達姆的野心分不開關係,伊拉克日漸強大的同時,薩達姆的野心也在膨脹。對於科威特這件事,不只是美國提醒過薩達姆要安分一些,蘇聯也說過類似的話,但薩達姆顯然輕視了這些。

海灣戰爭挫傷了薩達姆的銳氣,又過了幾年,美國徹底拔出了這根眼中釘,薩達姆及時清醒了過來,決定運籌帷幄,還把戰機埋了起來,待他日從頭再來。在美國入侵伊拉克時,薩達姆還曾下令將油井點燃,將石油倒進海里,絕不給對手留一針一線。

可是薩達姆沒有料到,當伊拉克勢頹之後,其親信中便有人投靠了美國,將隱藏戰機的地點告訴了美軍,摧毀了薩達姆心裏抱有的最後一絲希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