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年,帝國主義從起初對沿海地區的滲透,發展到了對內陸地區的滲透——由於西部地廣人稀,因此,帝國主義者開始對西部的文物進行肆無忌憚的掠奪——敦煌的悲劇,就是在這一時期發生的。1907年,俄國人科茲洛夫在我國內蒙西部地區發現了一座古代遺址,而後科茲洛夫叫來幫手,針對這座古代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掠奪。事後科茲洛夫瞭解到:自己所遇到的這個遺址,正是七百年前西夏境內的名城:黑水城。對於當代人來說,黑水城是一個較爲陌生的詞彙。但是在歷史上,這卻是一座名城。

話說西夏王朝時期,黑水城是西夏國用來防禦漠北韃靼南下的重要要塞。12世紀初年,成吉思汗發動滅亡西夏的戰爭,首先攻克的就是黑水城。並且,即使在元朝時期,黑水城依舊是當時西北地區的重要城市。直到元順帝在位時期,因爲荒漠化等因素,黑水城被沙漠所掩埋,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直到20世紀初年,因爲帝俄強盜的挖掘才得以重現世間。在黑水城遺址,科茲洛夫發現了一座佛塔,他夫打開了這座佛塔,在這一建築裏,他搜刮到了二千多件珍貴的西夏古玩,其中包括最早的“夏漢文詞典”。

此外,還有大量各種材質的佛像。這些國寶都被科茲洛夫帶回俄國。此外,在佛塔裏面,科茲洛夫還發現了一具屍體。這座佛塔高達十米,外部是封閉的,這就意味着,在不毀壞佛塔的前提下,進入這裏的人可謂“有進無出。”對於屍體的身份,科茲洛夫做不出有效的判斷,因此索性也把屍體運送到了俄國。後來俄國的人類學家經過分析,認爲屍主去世的時候,大約四十歲左右。這具屍體在俄國被保存了三十多年,之後蘇聯捲入戰爭,在混亂中,這具屍體也隨之消失,迄今爲止下落不明。

不過,近年來,隨着對黑水城佛塔出土文物的研究,中國的西夏史專家認爲:屍體的主人,很可能是羅太后。因爲,佛塔的佛經,大多有羅太后的署名。羅太后系夏仁宗李仁孝的妻子,夏桓宗李純佑的生母。不過,羅太后身上有兩處詭異之處,讓後世歷史學家至今依舊感到疑問:羅太后晚年,曾經勾結西夏宗室李安全發動政變,廢黜了李純佑,並冊立了李安全爲西夏皇帝,這便是夏襄宗。當時西夏向金朝稱臣,因此,廢黜夏桓宗以後,羅太后專門向金朝方面提議,請金朝皇帝冊封李安全,承認其帝號——夏桓宗在之後不久也離奇去世。

羅太后犧牲親生兒子,成全李安全,這其中動機何在?不過,夏襄宗在位期間,西夏曾和蒙古簽訂城下之盟,甚至還被一些小部落擊敗,因此,被另一位西夏宗室李遵頊所推翻,李遵頊隨後自立爲帝,這便是夏神宗。一系列的內亂消耗了西夏的實力,二十年後,西夏陷入滅亡。蒙古滅亡西夏的時候,毀掉了大量的西夏檔案,以至於關於羅太后的另一個詭異之處也隨之產生:那就是夏襄宗登基之後,羅太后在什麼時候,因爲什麼緣故,來到了距離西夏國都興慶府很遠的黑水城?

對於這個問題,由於資料匱乏,因此,歷史學界目前的結論只能建立在分析基礎上。專家認爲:夏桓宗在位期間,蒙古大軍就曾三路進入西夏境內試探西夏實力,而夏桓宗爲人軟弱無能。羅太后深知兒子的執政能力太弱,因此爲西夏的國家利益考慮,於是擁立李安全爲皇帝,並要求李安全保住自己母子的性命。而李安全掌權以後,爲了防止李純佑復辟,於是暗殺了李純佑,同時爲了防止羅太后勾結朝廷裏的大臣發動政變廢黜自己,於是命人將羅太后軟禁於西夏邊疆黑水城的佛塔之中。而羅太后遭遇如此打擊,萬念俱灰,於是寄希望於佛法,並最終在佛塔裏了此殘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