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灘大會保險科技受關注 螞蟻集團首展“理賠大腦”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潘亦純)9月24日,在外灘大會上,保險科技相關技術和話題也備受關注,貝殼財經記者在保險科技論壇上發現,雖然會場的座位不少,但依然有很多人只能全程站着參會,足以窺探這一話題的“火爆”程度。

據悉,在今日的外灘大會上,螞蟻集團首次全面展示了智能理賠技術“理賠大腦”,運行數據顯示,“理賠大腦”能識別最多107種醫療、理賠憑證,將保險產品的理賠核賠效能提升70%,即便是理賠鏈路最長的線下調查案件,平均核賠週期也能從30天縮短至15天。

以往,在重疾險線上報案中,用戶能夠一次性提交完整材料的佔比甚至小於30%,而“理賠大腦”的出現,有望讓用戶的理賠報案變得更簡單。

螞蟻集團保險智能產品部總經理方勇在外灘大會現場表示,“近兩年我國保險行業快速發展,尤其是用戶對健康險的需求激增。‘理賠大腦’這樣的技術應用,能讓保險公司具備更強的服務能力、抓住市場機會。”據悉,該技術目前已向支付寶保險平臺上的部分保險公司開放。今日,螞蟻集團也宣佈將向保險行業全面開放這一技術。

不僅如此,今日還有不少保險大咖在外灘大會上分享了保險科技觀點,衆安保險CEO姜興在保險科技論壇上分享稱,雲計算是保險科技中最爲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擁抱雲計算要儘早、要果斷;其次,我們認爲,大數據是科技賦能保險價值鏈最重要的生產資料,也是解決好保險風險管理的核心手段。

姜興表示,從衆安保險的實踐來看,個人信用數據、健康檔案數據和物聯網數據這三類大數據最爲重要。此外,他認爲,科技驅動保險創新的原點一定是不斷追求更優的用戶價值和用戶體驗。

信美相互總經理胡晗在外灘大會上接受記者採訪時也坦言,目前,互聯網保險的發展正加速進入面向細分客羣的定製化時代,我們既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能利用數字化交互方式、手段和效率,準確、高效找到需要服務的人羣,與其做更多交互,更深理解其需求,併爲其定製出真正需要的產品。

胡晗進一步表示,在保險行業,區塊鏈可以應用在產品、營銷、理賠等多個環節,目前,區塊鏈技術在信美相互相關場景中已有了落地探索和應用,包括“會員愛心救助賬戶”、“賠審團”機制等。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