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婷媽

武漢一名初三男生,被母親扇耳光後,趁人不注意,跳下教學樓,因傷勢嚴重宣告不治。

一時間網上風雲四起,各種評論都有。

有人說:孩子也需要尊嚴,其母親當衆扇其耳光,讓孩子自尊受損,所以纔有這樣的舉動。

有人說:現在當父母不容易,一方面要辛苦養家,一方面對孩子的教育還要講究方法。

是的,教育孩子要講究方法,因爲父母對孩子來說,影響深遠。

1、父母對子女的影響

在孩子的每個發育階段,其認知能力、信念、道德價值觀、應對能力和突出的情緒狀態,是多種因素以一種複雜的方式共同起作用的結果。

研究認爲,影響個人特徵的最重要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遺傳的生理模式,稱爲氣質品質;

2)父母的行爲和個性;

3)學校教育的質量;

4)與同齡人的關係;

5)在家庭中的順序位置,

6)童年晚期和青春期早期的歷史時代。

這些因素中的每一個,通常在某個特定年齡段最有效,且僅對心理特徵的某些組成部分產生主要影響。

比如,與同齡人的社會關係的質量主要影響孩子對他人的接納感,並在入學後產生重大影響。而其中,有幾個方面,都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比如遺傳、父母的行爲和個性、家庭中的順序位置等。

舉一個具體的例子,比如父母與孩子的對話,給不熟悉的物體命名,這會影響孩子未來的語言才能,並且在孩子出生後的前6年影響最大。

依戀理論的提倡者提出,在寶寶出生後的前面兩年內,寶寶與其看護者之間建立的關係會對孩子的未來產生永久性的影響。

所以,很多人重視早教,認爲孩子的早期教育者,會影響孩子後續的成長。

2、父母的影響:直接的作用

父母可以通過至少三種不同的途徑影響他們的孩子。最明顯,也是最容易想象和衡量的一種,涉及與孩子直接互動的後果。

母親稱讚3歲的孩子正確飲食;因爲孩子不願意上牀睡覺,父親威脅孩子將失去特權;父母在圖畫書中給陌生的動物命名……

這些日常活動涉及獎勵期望的行爲、懲罰不希望的行爲以及知識從父母到孩子的轉移都具有累積作用。

一位7歲的孩子,因爲她的父母早在5年前就鼓勵她學習語言,因爲她比同齡人擁有更廣泛的詞彙量,將更輕鬆地掌握小學一年級的任務,她會認爲自己比同齡人更有能力。

這就是父母給孩子的直接的影響。

3、父母的影響:間接的作用

與父母一方或父母雙方的情感認同,是家庭影響孩子的第二種方式。

孩子長至4-5歲時,會不知不覺地相信,父母的某些屬性也是他們自己屬性的一部分。

如果一個母親害怕暴風雨和大型動物,其女兒很容易以爲自己也害怕這些。孩子們會間接地分享一些發生在他們的父母身上的經歷。比如,一個父親在朋友和親戚中很受歡迎,則這個孩子會更容易得出結論,他也具有容易被他人接受的特質。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一方面,父母對孩子的鼓勵會讓孩子更自信,從而更有動力;另一方面,父母的言行,也會從側面影響孩子的影響,這叫言傳身教。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超過了我們的想像。你認同嗎?

(圖片來源網絡)

我是婷媽,親子講師,多平臺原創作者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贊、留言與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