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背後也存在不少亂象,惠民保的概念被濫用。衆多公司一擁而上,有些城市甚至出現了兩款名字相仿的惠民保,一時間讓老百姓分不清誰是李逵誰是李鬼。

作者 | andy

編輯 |楊銘

“我最近想給家人買保險,發現所在地區既有‘惠桂保’,又有‘惠民保’在推廣。兩者只一個字的區別,已經不知道怎麼選,判斷哪個更靠譜了。”最近,有多位廣西桂林的用戶如此表示。

今年以來,“惠民保”成爲保險機構爭相佈局的“香餑餑”。目前全國範圍內共有杭州、長沙、貴陽等20多個城市落地了“惠民保”項目,如深圳的惠民保,杭州的市民保,成都的惠蓉保……且推出時間主要集中在2020年,特別是在最近兩個月,更有10多個城市相繼推出相關產品。

據騰訊微保提供的數據顯示,“東莞市民保”上線2天就有超20萬人成功參保。甚至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爲,“惠民保”未來有望覆蓋3-5億國內人口,很可能爲保險行業開闢健康險發展的新細分賽道。

從承保公司來看,既有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國壽財險、太保產險等大型保險公司,也有東吳人壽、國富人壽等地方性中小險企,參與其中還有鎂信、思派、因數等健康服務公司和微保、輕鬆籌這樣的保險經紀平臺。

廣州首推惠民保

保險業業內人士表示,“惠民保”火爆原因很明顯,一年保費不超過百元,保額上百萬,不限職業,不限年齡,全民線上投保,緊密銜接基本醫保,還有當地政府背書。

不過,火爆背後也存在不少亂象,如全國缺乏統一的政策指導,惠民保的概念被濫用。衆多公司一擁而上,有些城市甚至出現了兩款名字相仿的惠民保,一時間讓老百姓分不清誰是李逵誰是李鬼——例如在廣西桂林,8月28日,其“惠民保”正式亮相。僅僅3天后,另一款由輕鬆籌推出的“惠桂保”也開始正式投保,且覆蓋廣西全省。

這兩者同一時間推出、都在大力推廣的“惠民保”,究竟應該買哪個?

01

醫保局指導的更加靠譜

有保險業內人士表示,惠民保這個產品目前並沒有明確的監管和指導機構,不過惠民保與醫保關聯度比較高,很多城市在宣傳推廣惠民保的過程中,直接就會用“補充醫保”這一概念,因此大部分惠民保都是由當地的醫療保障局指導,作爲政府背書。

從兩者對比來看,桂林“惠民保”是由桂林市醫療保障局指導。而“惠桂保”的指導單位,有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開發辦公室、南寧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廣西投資集團、廣西日報傳媒集團、廣西保險行業協會和廣西職工保障互助協會,唯獨沒有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保障局。

值得注意的是,惠民保本質是一款商業保險,只報銷當地醫保目錄內費用以及特定藥品費,而各個城市的醫保目錄並不是完全一樣,這也是大部分城市的惠民保都是由當地醫療保障局指導,只能是當地居民投保的主要原因。

根據其宣傳,廣西“惠桂保”是國內首款省級普惠補充醫療保險,是一個大膽的創新,但由於廣西各個城市的醫保目的有所差別,這會對未來的運營和理賠帶來一定挑戰,而缺少廣西醫保局的指導和背書,該產品與醫保的對接也是問題。

從這一點來看,由桂林市醫保局指導的桂林“惠民保”相對更加靠譜。

02

大公司承保更加穩妥

業內人士表示,惠民保作爲普惠性質的保險,由於價格低,保障高,對於承保的保險公司來說很難盈利,而各家保險公司參與惠民保項目主要是出於企業社會責任,也沒打算從惠民保項目中賺錢。

最早推出惠民保的深圳市,當地的惠民保項目經營五年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目前各地的惠民保,保費比深圳還要低,虧損的概率非常大。

對於平安、人保這樣的保險巨頭來說,每年的營收都在數千億甚至萬億級別,惠民保的虧損完全可以通過其他業務補貼。但是對於一些中小規模的保險公司,如果本身處於虧損狀態,是很難長期承擔惠民保業務的投入。

桂林“惠民保”是由平安養老保險公司承保,該公司是2004年成立,其母公司中國平安更是中國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

廣西“惠桂保”是由國富人壽保險公司承保,該公司是2018年6月成立,2019年保險業務收入爲6.10億元,淨虧損4659萬元,屬於中小規模的保險公司,相比中國平安,實力有所不如。

而且廣西“惠桂保”是首個覆蓋全省的惠民保,此前並沒有經驗和數據可借鑑,實際賠付情況未知。如果運營過程中賠付壓力大,承保的保險公司虧損過高,是有權利停止相關服務的。

03

附加特藥險更加關鍵?

有業內人士表示,惠民保的保費較低,與產品設計有很大關係。惠民保作爲醫保的補充,它是針對投保人住院發生的、經醫保報銷後個人支付的醫療費,扣除1-2萬免賠額後,按80%比例報銷。

城鄉居民醫保、惠民保和百萬醫療的基本異同

我國基本醫保參保覆蓋率超過95%,醫保基本覆蓋了常見病,自費部分並不高。惠民保通過設置免賠額,過濾掉了很大一部分住院醫療的理賠可能。有媒體計算過,當一年住院費用達到15萬元左右的時候,才能夠觸發惠民保的理賠條件。

看病貴的原因主要是重症、罕見症花費較高,因爲治療這些疾病往往都是自費藥,不在醫保報銷範圍內,因此惠民保是否包含特藥險就非常關鍵了。

從目前各個城市的惠民保來看,有的可以報銷常見的十幾種自費藥,有的不報銷自費藥。

比如,桂林“惠民保”的免賠額是2萬元,超出部分報銷比例是70%,包含15種癌症及罕見病特藥。

廣西“惠桂保”的免賠額是2萬元,超出部分報銷比例是80%,但沒有特藥保障。

04

不限既往症更加友好

保險與其他消費品不同,用戶投保最核心目的是獲得保障,對於醫療險來說,用戶最關心的並不是價格,而是得病之後能否獲得理賠。

在購買商業醫療險時,承保的保險公司爲了控制風險,往往對於投保人會設置條件,比如限制一些既往症。如果投保人確診過這些約定的既往症,即使投保最終也會被拒賠。

但是惠民保作爲普惠性質的保險,大部分城市的惠民保不限既往症,這意味着糖尿病患者、肝病患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都可以投保,這對於老年人羣體和患病羣體是非常友好的。

桂林“惠民保”是不限既往症,廣西“惠桂保”則約定了腫瘤、肝腎疾病、心腦血管和糖脂代謝疾病、肺部疾病等重大疾病患者不能購買,如果這些大病患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了惠桂保,“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簡單說就是拒賠。

通過上述比較,如果是桂林市居民,桂林“惠民保”是一個相對更優的選擇。

這是全國一個地方的比較,其他很多城市都是類似的案例。總體來看,惠民保的優點是投保門檻低、保費便宜,一部分惠民保還可以報銷自費藥,但是免賠門檻不低,覆蓋疾病範圍也有一定限制,更適合因爲年齡或者健康狀況無法購買商業醫療險的用戶。

目前,各家保險公司和保險經紀平臺、健康管理公司紛紛入局惠民保,主要是看中了惠民保的用戶覆蓋面廣,又有政府背書能夠提升用戶投保意願。即使惠民保本身不賺錢甚至是虧損,運營方可以再向用戶推介其他商業保險來獲得收入。

但是,惠民保作爲一項創新性、普惠性的商業保險,應該在政府部門的指導下有序發展,而不是任由商業公司濫用相關概念,否則如果出現運營不善而關閉,投保用戶很難獲得理賠等情況,這都會影響到老百姓對於惠民保的整體信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