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秋分節氣,也是我國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一首首豐收曲唱響大江南北。

9月22日,2020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開幕。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論壇“超常規”當天完成“一主、四分、一賽”六大板塊的所有日程,獨有“一展”——東亞海洋博覽會將持續至9月27日。

吸引了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770餘家企業(機構)參會參展企業;發佈了《東亞海洋合作研究報告(2020)》等5份權威報告……本屆論壇在國際影響力和專業度上大大提高。

在賺足“吆喝”的同時,無論是對參會參展企業,還是舉辦地——青島西海岸新區,本屆論壇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方面也獲得了一次顯而易見的“豐收”,用論壇執委會報告中的話說:“論壇成爲吸引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的‘共鳴器’。”

“(發展)環境的變化將會帶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重塑、重組、重構,對全球經濟產業鏈的銜接將會造成很大的干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會長侯雲春在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這樣表示。

破除銜接干擾,形成產業鏈、供應鏈“共鳴”,本屆論壇不遺餘力。這一點在以創辦“中國一流的海洋全產業鏈國家級展會”爲目標的東亞海洋博覽會上尤爲突出。

在東亞海洋博覽會的三個專業展區內,150餘家行業領軍企業(機構)攜帶最新、最前沿的成果參展。“我有技術產品,你有應用需求嗎?”這樣的對話場景幾乎隨處可見。

世界500強企業俄羅斯石油,是俄羅斯最大的石油公司。此次他們帶來了RosneftLubricants潤滑油產品。“我們有8種汽車和工業潤滑油前來參展,這些產品獲得諸多專業機構標準認證,具有抗氧化性能強、防磨損性能好、適用溫度範圍廣等特點。”展區負責人介紹,東亞海博會對企業品牌推廣、尋找合作伙伴意義重大。希望藉助這個平臺,在中國建立起經銷體系。

德國林德叉車有限公司帶來了世界領先的智能搬運機器人、新能源電動叉車等最新產品;世界無人機技術排名第一的大疆展出了專業級M300RTK系列飛行平臺延續經緯系列;濰柴攜全新一代高端中速船用柴油機WH20、WH25、WH28亮相……各類高精尖成果“組團”尋合作。

爲保證平臺效果,本次博覽會首次爲參展企業量身定製“一對一”專業觀衆邀請方案,“一對一”邀請專業買家;適應疫情防控需求,主辦方還與騰訊科技公司合作打造“線上展會”,近千家企業(機構)線上參展,提供精準智能服務推薦,爲參展企業搭建高效的供需對接平臺,推動實現貿易資源的匹配。

根據統計,9月22日,東亞海洋博覽會首日現場專業觀衆8500餘人,線上參展21.2萬人次,現場意向交易額達12.6億元。

近水樓臺先得月。作爲東道主,青島西海岸新區當然不會坐視“大魚溜走”,該區把招商引資與論壇舉辦相結合,早早從參會參展的770餘家企業中梳理出了167個重點產業項目,主動聯繫服務、精準對接招商。

論壇上開幕式上,青島西海岸新區與24個項目完成集中籤約。其中,重點產業項目12個,總投資451億元,涵蓋海洋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十強產業;高端人才團隊項目12個,共引進包括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物聯網、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7個戰略新興領域的250餘名高端人才。

首次進駐論壇的新銳青島·2020全球海外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板塊更是上演了一出“以賽引才、以賽聚才”的好戲。

“大賽於今年4月啓動,面向全球廣泛徵集了來自挪威、瑞士、美國、法國、英國、意大利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90餘個高層次人才創業項目參賽,共有12個項目進入總決賽。”青島西海岸新區招才中心副主任胡志鵬告訴記者,“這些參賽項目中,新區正在對接洽談的有20餘個,其中有8個項目已進行深度對接,4個項目已達成落地合作意向,2個項目已經註冊落地,2個項目正在註冊辦理營業執照。”

爲鼓勵這些獲獎項目落地西海岸,青島西海岸新區更是拿出了真金白銀:大賽中獲獎項目,一年內如成功在西海岸新區落地轉化,則可視成效給予100-300萬元的綜合資助;獲二等獎及以上,且在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落地的項目人才,經審覈認定,擇優納入青島市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給予100萬元創新創業研發補助和30萬元安家費……

北京史河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清華大學博士許華暘牽頭的智能高空作業機器人項目斬獲了此次大賽一等獎,看重新區船舶海工產業優勢的他告訴記者:“船舶是我們的主要應用場景,未來,我們計劃在青島組建本地化研發團隊,啓動樓宇外牆清洗機器人產品研發項目。同時,組建本地化市場團隊,大力推廣公司拳頭產品,力爭實現兩年內船舶機器人出貨400-500套,並藉助‘一帶一路’以及自貿區的政策優勢,通過出口東南亞和韓日地區,實現在全球船舶除鏽機器人市場的絕對領先。”

新發展格局下,產業鏈、供應鏈的腸梗阻怎麼破?2020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上唱響的“豐收曲”打了個樣兒。

(大衆報業•大衆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忠德 報道)

相關文章